厲害了!永川這個學校喜獲8金4銀3銅!

2019-10-23   永川微發布

(己的春晚)

xi

biao

10月10日至14日,在豐都體育館舉行的重慶市跆拳道冠軍賽上,我區文理附中代表隊獲得青少年甲組(15-17歲)團體第一名乙組(13-15歲)團體第五名的好成績,喜奪個人金牌八枚、銀牌四枚、銅牌三枚

都說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一個怎樣的團隊,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背後又有著怎樣的付出?

今天,就請跟著小編走進文理附中,一起探尋他們背後的故事。

打破我區獲青少年甲組

團體第一名「零」歷史

陰雨綿綿的十月,剛走進文理附中的跆拳道館,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只聽見「嗨!」「哈!」的喊聲,20多名文理附中的學生正在練習跆拳道。紅撲撲的臉上,沁滿了汗水,也浸濕了略顯寬大的跆拳道服,一聲高過一聲的喊聲令人振奮,一招一式之間透露出硬朗的氣質,他們就是我區首次獲得重慶市跆拳道冠軍賽青少年甲組(15-17歲)團體第一名、乙組(13-15歲)團體第五名的部分學生。

學生們正在進行日常訓練

雖然剛剛獲得優異成績,但風塵僕僕的他們趕回學校後也沒有休息,又立刻投入了新一輪的訓練。1萬米跑步、踢靶、雙人對練是他們每天的訓練內容。「在這次比賽中,大家在賽場上出現了很多失誤,我們應該看清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跆拳道館裡,徐志學教練正忙著訓話。

賽場上的精彩展現

這次獲得冠軍的參賽學生文鑫談到,自己的左心房過大,運動量過大就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感謝教練一路陪伴,讓他最終獲得勝利。

「魔鬼」式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在訓練場上,一名名身穿道服的學生細胳膊細腿,可做起旋踢動作來,速度之快、力量之大令人驚嘆。據了解,為了強化訓練,徐志學等教練針對每個隊員的實際情況,為學員們制定了一對一的訓練方案。教練們在寒暑假也開展集訓。就是在年復一年,高強度的訓練中,隊員們的運動技能得到提升。

日常訓練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重慶市跆拳道冠軍賽青少年甲組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不得不感謝教練在培養這些優秀學子中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周一、周三,每天必須跑25圈一萬米、周二、周五強化技能訓練,打比賽之前更要集中訓練。訓練非常辛苦,一天訓練下來,常常是又累又痛,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件苦差事,在已走過的2年多訓練里,流過淚、流過汗,始終沒有放棄對於跆拳道的熱愛。」在談起獲獎的感受時,文理附中初三三班的謝雨彤笑著說,除了正常的訓練以外,教練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進行單獨訓練。通過參加這次比賽也讓她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下一步將克服自己的不足,積極備戰六運會並爭取獲得好成績。

日常拉伸訓練

「別看這些孩子現在跟我說說笑笑,跟朋友一樣,訓練起來到底還是怕他的,該嚴格的時候就要嚴格。在訓練時犯錯,學生們不僅會挨罵,還會被集體懲罰,沒有嚴格的訓練是無法取得好成績的。」徐志學教練談到,這一次的比賽結果其實在意料之中的,這只是他們的一個初步目標,下一步還將加強訓練,為市運會做準備。成績只是過去的,希望他們可以再接再厲,也讓更多人可以了解、關心跆拳道,為接下來取得好成績而創造條件。

賽場上的精彩展現

據了解,本次比賽有40名文理附中學生代表永川區組隊參賽。經過5天激烈爭奪,男子甲組奪得4枚金牌,分別是劉新喆(45公斤)、李明焱(51公斤)、趙景陽(55公斤)、李康(63公斤);女子甲組,李小鳳奪得52公斤級金牌;女子乙組,聶祖進(42公斤)、謝奇亭(46公斤)、文鑫(49公斤)各奪得1枚金牌。

後勤保障為特色發展提供動力

學生們正在進行日常訓練

跆拳道是一項對抗激烈、體力消耗大的運動。為保障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學校調整了訓練時間,為跆拳道訓練學生提供單獨的飯菜,提高伙食質量,提升飲食營養,以優質的後勤保障為跆拳道訓練提供有力的支撐,為訓練學生解決後顧之憂。

跆拳道是文理附中的體育項目,更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一張閃亮的名片,也取得了累累碩果。為了發展、壯大跆拳道特色項目的發展,文理附中專門開設跆拳道課輔活動,讓感興趣的學生自主選修課程,為跆拳道項目挖掘人才。

榮獲2019年「南天湖杯」

重慶市跆拳道冠軍賽甲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我們從學生初中進校前開始篩選隊員,經過層層選拔後,到文理附中重點培訓。在選拔的過程中,學生參加體能、身高、爆發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成績優異的學生將進入文理附中進行專業化學習。為了發揚、壯大跆拳道專業,除了選拔的學生進入專業化的跆拳道訓練以外,全校學生都可以選修跆拳道專業。為了提高訓練效果,學校外聘了專業化的教練開展日常教學。在管理上,我們更是針對文化課與專業課時間重合的問題,開展了錯時訓練,確保學生的日常教學與跆拳道教學兩不誤。」文理附中分管校長劉才兵介紹道。

日常訓練

2013組建跆拳道時無專業場館,只有3名學生,到現在每年招生幾十人,設有專業場館、配備專業化教師,學校的跆拳道項目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學校已經培養10餘名國家一級運動員,為西南大學、成都體院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專業化的人才。由於學校影響力的擴大,跆拳道館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下一步,文理附中還將進一步發展跆拳道,讓文理附中的學子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讓跆拳道成為學校特色教育的一張靚麗名片。

素材:永川日報、永川教委

編輯:徐 亮 曹 程

主編:謝紹剛

監製:曹 偉 塗山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