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股市開市後平均每分鐘的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之比。
量比的計算公式為:
量比=現成交總手數/現累計開市時間(分)/過去5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
量比的優點在於,在觀察成交量方面,量比足一個卓有成效的分析工具,它將某隻股票在某個時點上的成交量與一段時間的成交量平均值進行比較,排除了因股本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情況,因而是發現成交量異動的重要指標。在時間參數上,一般較多地使用10日平均量,有時也使用5日平均值。在大盤處於活躍的情況下,適宜用較短期的時間參數,而在大盤處於熊市或縮量調整階段,則宜用稍長的時間參數。
當然,量比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參考的數值比較單一。投資者在使用量比指標時,如果把當日每分鐘的量比數值放在同一坐標系內並連線,就可以形成更加直觀、便於操作的量比曲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最比數值單一的不足。
明確「量比」的概念:
量比≦0.5,成交量萎縮到極致,變盤隨時發生。
量比0.8—1.5,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
量比1.5—2.5,溫和放量,將會延續原有趨勢。
量比2.5—5,明顯放量,可以採取相應行動了。
量比5—10,放巨量表現,趨勢已到末期。
量比>10,極端放量,趨勢已經到末期,可以考慮反操作
量比操作方法:
中線思想:以成交量為中心,配合大盤行情來控制好倉位。從股價、K線、MACD、題材熱度、主力資金、分時成交等綜合分析,快速抓漲停。解析一隻股,熟手應該在30秒內完成(這需要實戰經驗和盤感)
1、圈定範圍:早盤10點之後(至少半小時的穩定成家才最真實),範圍就是量比最大,排名在前80位的股票。然後就在這80隻股票裡面,選出漲幅在2%——5%的股票加入自選,初步圈定範圍。
然後打開漲幅排行榜,點擊量比,進行量比排名,加入自選股
2、批量剔除:把這些股票都加入自選股之後,通常還會剩50隻左右。這時候,剔除掉流通市值大於100億的股票,盤子太大就容易沖高回落,儘量規避。
3、優選形態。
剔除了不合條件的股票之後,剩下的股票就是我們買股範圍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買,我們需要從中挑選出好的形態和其他條件最好的股票來進行買入
(1)股價長期橫盤,並且成交量一直萎縮在一個區間內的股票,當體突然量能大增,並且符合選股條件的。如下圖:
(2)當日股價已經一陽穿多線,或者繼續大漲就能夠一陽穿多線的。(5日、10日、20日)
(3)該股題材是當日熱點板塊,並且漲幅位居板塊前三名的,或股票本身就有利好。
量比選股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9:25競價結束後,對量比進行排行,看前30名,漲幅在4%以下的;
第二步、選擇流通股本數量較小的,最好在3億以下,中小板尤佳;
第三步、選擇之前換手率連續多日在3%以下或連續幾日平均換手率在3%以下的個股;
第四步、選擇之前多日成交量較為均衡或有漲停未放量現象的個股【之前一直無量漲停的個股外】
第五步、最好選擇個人曾經操作過的、相對比較熟悉的個股進行介入操作
這裡要說一下進入選股範圍的個股,一定要看看他的過去,看看該股是否有連續漲停的壯舉,或者漲幅波動是否比較大,千萬不要選擇那些一直平穩走勢,成交量也一點點的。這一點很重要,俗話說好股一分鐘,害股十年功。選股就是選莊家,每個莊家的操盤手都有其資金、性格、操盤習慣上的規律,因此,看其歷史非常重要。
量比選股的使用原則:
1 處于震盪時期的大盤每次大跌之後,必然會有個股出現連續的大漲,此時要注意觀察量比是否放大;如果是階段性底部位置出現量價齊漲的現象,可以看做是入場的信號。
2 股價漲停後量比應該快速向下拐頭,如果股價漲停量比仍然趨勢向上說明主力借漲停出貨;
3 縮量上漲:若價格上漲,但是量比指標下降,意味著價格即將有所回落,可暫時觀望。
4 放量下跌:若量比指標持續走高,價格不斷下跌,說明市場當前資金出逃明顯,建議規避短線回調風險。
5 縮量橫盤:市場價格若顯示橫盤整理,量比指標持續走低,關注分時均線,不跌破或者小幅跌破分時均線,可暫時持有,等待量比指標再次放大,若放量上漲繼續持有,若放量下跌,建議規避短線風險。
量比中選異動牛股
1.量比>2,最好是>2.5,許久以來剛首次放量的個股最佳;
2.換手<5%,<10%次之,雖然量比較大,換手卻較小,說明籌碼比較集中,主力鎖籌良好,容易拉抬;
3.相對底部剛啟動的個股,當日收中陽或長上影者較好,如果是大陽上穿多條密集糾結的均線就最好,下方有較強支撐,次日擇機早盤或低價介入就灰常安全,畢竟頭日剛突破多條均線次日又反身跌破多條均線的情況微乎其微,除非大盤或個股有重大利空;
4.均線、量線和MACD如果能夠幾乎同步3金叉就最好,其同步性前後最好不要超過1天
5.中短期均線最好具有一定的上行角度,越陡越好,支持股價持續上行。
多日來初次放量,量比>3,均線糾結後發散,量線、MACD在0軸附近同步金叉,漲停次日再介入仍有一定的收益。
一起步就是一字漲停,主力志存高遠,第二個漲停才開始放量,量比>3,均量MACD 3線同日金叉,錢途無量。
前期一直縮量明顯,中短期均線密集糾結,首次放量,大陽上穿,量比>5,MACD靠近將金,2、3日仍有低吸機會。
放量漲停突破,衝出牢籠
前日就有放量啟動跡象,無賴次日因故大跌,其後再反身漲停,帥呆!洗盤充分,安心持股,均線多頭,會有慢牛行情。
什麼是量比曲線
量比曲線是即時每一分鐘量比數值的連線。而量比是指當日場內每分鐘平均成交量與過去五日每分鐘平均成交量的比值,屬成交量范籌的指標。
在分時圖左下角點擊「量比」即出現當日的量比變化情況。
(例如突然出現放量,量比指標圖會有一個向上突破,越陡說明放量越大,剛開市時可忽略不計。若出現縮量,量比指標會向下走。)
量比曲線的應用
(1)市場進行早盤量比曲線的修復之後,如果盤中出現明顯向上拐頭,通常都對應一波較為快速的上升,若價格只在上漲的初期,通常會有一定的上升延續,如圖所示。
(2)當量比沖高回落時,通常不會像股價一樣回落的那麼快,多是角度很緩的略向下傾斜,如果再次的向上拐頭,則代表有新的一波上升,如圖所示。
(3)漲停後的股票,量比明顯下滑是好現象,說明市場惜售的心態明顯,如圖所示。
(4)有些時候量比向上拐頭即便比較明顯,不一定都是上漲的,下跌也會跌出量來導致量比曲線向上拐頭,注意量比和價格變化的同向性,如圖所示。
最後分享通達信分時圖下的量比指標有圖源碼
TT:=IF(HOUR>12,(HOUR-13)*60+MINUTE+120,(HOUR-9)*60+MINUTE-30);
P:=IF(ISLASTBAR,BARSLAST(TT=1),0);
T:=BACKSET(P,P+1);
VV:=IF(T=1,V,0);
量比:100*DYNAINFO(17)*(SUM(VV,TT)/TT)/(DYNAINFO(8)/FROMOPEN);
量比指標的使用應尊守這樣幾個原則:
1、量比指標線趨勢向上時不可以賣出,直到量比指標線轉頭向下;
2、量比指標線趨勢向下時不可以買入,不管股價是創新高還是回落,短線一定要迴避量比指標向下的;
3、股價漲停後量比指標應快速向下拐頭,如果股價漲停量比指標仍然趨勢向上有主力借漲停出貨的可能應當迴避!
4、量比指標雙線向上時應積極操作,股價上漲創新高同時量比指標也同步上漲並創新高這說明股價的上漲是受到量能放大的支撐的是應當極積買入或持股的。
5、如果股價下跌量比指標上升這時應趕快離場,因為這時股價的下跌是受到放量下跌的影響,股價的下跌是可怕的。
6、量比值標相對成交量的變化來講有明顯的滯後性。
散戶投資者操作心理弱點
1、不了解自己,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
2、沒原則沒紀律;
3、不懂,盲目操作、學習;不相信自己;
4、經不住誘惑,太貪;
5、高吸低拋,不會正確的買賣;
7、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8、沒止盈止損點,不會控制倉位
9、永遠堅持一個誤區,股票只有價格上漲才能掙錢,所以只有持有股票才可能收穫利潤,持有貨幣是不會增值的。這是一個真理,但還有一個與之並列的道理,價格下跌的時候會賠錢的。
10、我們要做的無非選准兩個點,階段的低點和下一個高點。在第一個低點買入,在第二個高點賣出,持幣至第二個低點的到來。大多數投資者最大的問題是基本上只有持股狀態,沒有持幣狀態。因此帳麵價值隨著指數起伏,沒有投資利潤,絕對的靠天吃飯,沒有理性的投資行為。
11、我想搞數學研究的人最適合炒股,因為他首先會建立一個模型——一個簡單的賺錢模式的數學模型——低買高賣,
12、每日看盤,情緒為盤面漲跌所動,被短期的波動左右,依靠衝動進行買賣,這樣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追漲殺跌,形成直接的負利潤
13、大多數投資者的一些做法就是:盤面上漲擔心自己踏空,盤面下跌怕損失更大,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下進行操作,事先的分析和準備都拋之腦後,因此大部分的操作是錯誤的。
14、很是是崇拜小道消息,天天想著別人給推介點股票
15、買賣股票只花一秒鐘的衝動下單時間,而買個空電得要跑遍所有城市各大賣場對比價格、售後、產品質量、性能等等!
實戰選漲停牛股策略,個股具體每日操作策略,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舵海宏盤(ID:y691893),最新股票情報和經驗技巧,獲取更多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