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樓市」開放落戶?政策鬆綁?燕郊樓市或成「重災區」之首

2019-08-02     京南樓市情報站

前段時間,沉寂已久的燕郊樓市傳來了一些新聲音,「這三類人有望在北三縣購房」等標題飄在小編的朋友圈中。

是新政發布?

還是限購政策開始鬆動?

經過一番查證,原來消息來源於兩個月前,三河市公布的文件《三河市2019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文件中不僅要求新增住宅供地75萬平米,同時還明確提出了三類人有望在北三縣購房。




消息一經發布,就有網友對這三類人群進行了分析解讀: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員

應該是北京企業轉移到北三縣、副中心之後的職工住房問題,包括學校、醫院、高新技術企業等。北三縣地區自從2018-2019年針對北京招商項目就高達53個,其中就包括了中國人民大學的「三區一基地」項目,國家京劇院、中冶總部基地等。


入駐副中心的北京市機關工作人員

北京市入駐副中心的機關工作人員,在副中心僅僅擁有周轉房,相當於宿舍,是沒有個人產權的,這顯然對於機關人員來說,非常不方便。因此北三縣針對北京機關工作人員放開限購,服務好副中心,基本上是一個趨勢,預計未來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機關工作人員數量可能會在2-3萬人。


北三縣未來增加的人口

分析指出,這部分人口主要是指北三縣自己的機關單位及國企招商進來的高新技術企業等單位職工。尤其是未來入駐北三縣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職工,將有可能迎來落戶、購房的最佳時機。


從公布的文件來看,以上三類人,未來不用落戶,也應該可以直接在北三縣購房,相關文件有可能即將在近期公布。

不過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這三類人跟普通燕郊居民基本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絕大部分有購房需求的人依然是被限購政策「限」住的。





依然被限購政策嚴加管制的環京地區,已經成為了今年上半年庫存消化周期的「重災區」,其中燕郊31.7個月,高居環京區域之首。

何為去化周期?去化周期=庫存量/單月銷量,通俗來講就是按照現在的銷售速度,燕郊市場上的庫存房還需要31個月才能賣完。





對於環境地區去化周期過長的情況,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不單純因為庫存高,而是因為新房的絕對成交量非常低。從實際情況來講,如果放開北京的郊區市場,購房需求仍然較大,仍要增加供地。」





雖然北三縣的限購政策將一部分剛需擋在了門外,但從長遠角度分析,北三縣已納入城市副中心的統一管控。隨著行政副中心及京津冀一體化的建設與擴展,北三縣的房子仍值得高位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wDAV2wBUcHTFCnfUC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