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坐高鐵從襄陽到十堰僅用時45分鐘

2019-11-22     十堰晚報

文/記者 何利 通訊員 袁文民 圖/記者 張建波 報道:21日,「漢十高鐵一線行」媒體體驗活動進入第三天。近百名來自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社、湖北日報及漢十高鐵沿線城市媒體的記者,繼續乘坐漢十高鐵開展體驗活動。

昨日9時50分,在結束襄陽市的全部行程後,媒體團的記者們在襄陽東站登上了G6883次高鐵,直奔漢十高鐵終點站十堰東站。

經過前兩天的乘車體驗,媒體團的記者們對車廂內的各種設施已經有了全面了解。當高鐵駛過襄陽市谷城縣進入十堰境內後,漢十高鐵的軌道兩側逐步呈現出丹江口庫區碧波萬頃的畫面。從平原進入山區,高鐵呼嘯著向北行駛,密集的隧道群,讓列車猶如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岭間穿梭。與乘坐普通列車穿越隧道所不同的是,耳朵並沒有出現鼓脹等不適感。

昨日10時35分,G6883次高鐵抵達十堰東站。

在經過十堰境內的丹江口站、武當山西站後,高鐵於10時35分平穩停靠在十堰東站。從襄陽東站啟動開始計算,高鐵跑完襄陽東站到十堰東站之間的路程,用時僅僅45分鐘。而記者通過12306查詢獲悉,如果乘坐普通列車從襄陽到十堰,則需要大約2個半小時的時間。

抵達十堰東站後,媒體團一行又深入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武當山風景區等地進行了深入採訪。

按照活動計劃,今天早上,參加「漢十高鐵一線行」媒體體驗活動的記者們,還將對我市的丹江口大壩、丹江口環庫旅遊公路、漢十高鐵丹江口站等地進行實地採訪。

延伸閱讀<<<

「最美高鐵」線上的「探路者」

漢十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以來,每天早上6點,都會有一列高鐵「黃醫生」(專用檢測車)在漢口站出現,參與聯調聯試的各單位工作人員陸續登上列車,開始一天的檢測工作。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襄陽工務段高鐵籌備組成員樊亞軍就是其中一員。

樊亞軍今年29歲。每天早上,他都要準時登車,領證簽到,對接方案。在此之前,為了保障「黃醫生」運行絕對安全,凌晨4點,該段指揮中心副主任董志勇就會先期乘上確認車,為檢測車「清場」開路。

隨著檢測車在試驗區段風馳電掣般來回折返運行,高鐵測試運行速度一次次被刷新。樊亞軍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台顯示器上,無暇欣賞窗外的風景。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動檢車中途不停車,工作人員的早中餐都在車上解決,樊亞軍只能一邊匆匆扒口飯,一邊盯數據。往往一天下來,眼睛都感覺到強烈脹痛。

車上的工作枯燥乏味,車下的工作同樣充滿考驗。漢十高鐵聯調聯試要求封閉網內保持絕對「真空」狀態,不允許遺留任何影響高鐵運行的不安全因素,承擔這一護航任務的是該段高鐵籌備組100多名幹部職工。

在襄陽工務段高鐵籌備組,和樊亞軍一樣的年輕人還有70多個,他們大多是從一線自願報名參加的技術骨幹和大學生,很多年輕人來自外地,正處於熱戀期或者已經成為準爸爸。從進入籌備組開始,他們克服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等各種困難,全線進駐高鐵施工工地,全過程監督漢十高鐵軌道、橋樑、路基安防等設備施工質量,參與線橋設備精調,為後續設備接管把關。

「漢十高鐵在正式開通運營前,我們要完成245組道岔精調,399公里線路、234座橋樑、46座隧道以及其他設施的驗收任務,保證高鐵線橋設備絕對安全。」高鐵籌備組成員周天寬介紹。

在高鐵籌備組,同是41歲的周勇和梁世昌是年齡最大的職工,此前他們分別是焦柳線和漢丹線的工區工長,工作地都在襄陽市區。「我就想親身見證一下中國的高鐵速度!」周勇說。

隨著漢十高鐵正式通車,籌備組成員也將華麗轉身,正式成為「高鐵人」。「從襄渝複線建設,到武康線提速跑動車,我都是參與者,現在又參與了漢十高鐵建設,我驕傲!」籌備組成員熊軍波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ul1kW4BMH2_cNUgtD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