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謠言傳播問題:某人說、我聽說不應當是傳播謠言的護身符

2020-03-21     小龍看城市

本文探討新冠肺炎疫情的謠言遏制問題,現實情況是這樣的: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進行造謠、傳謠,也造成了不利的社會影響,但是他們總有一些新方法「打掩護」,因此如何界定「造謠」,這也是一個關鍵的概念。

本文的觀點是:發布無出處的不實信息,這屬於造謠,而不是傳謠。「某人說」、「我聽說」並不應當是傳播謠言的護身符。

下面是網絡稽查謠言的漫畫。

從可操作的角度來考慮:你發出來的東西,如果不加出處,那麼你就是這個信息的源頭,如果這個信息不實,那麼你就是造謠者,而不是傳謠者。

加一句「我某個朋友說的」、「某個醫生說的」,就可以讓自己不是造謠源頭,那這個造謠的成本太低了。

由於造謠的嚴重性,遠遠大於傳謠,因此對於一些產生消極影響的人,應該首先考慮他(她)是不是造謠。


按照「不加出處,即為源頭」的規則,完全可以對一些無良自媒體、個人進行追責,而且時間是可以回溯的:

  • 第1,內容是否屬實?不屬實進到第2、第3;
  • 第2,如果內容不屬實,且「某人說」的某人找不到,那認定作者為造謠;
  • 第3,如果內容不屬實,但「某人說」的某人可以找到、並承認,那認定作者為傳謠;
  • 第4,如果按內容屬實,但「某人說」的某人找不到,如果本身引起恐慌、社會反響惡劣,作者也是要負責任的;

按照上述的思路,對一些「疫情日記」,也可以界定是造謠?還是傳謠?

比如上面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記》說法:「深夜被拒的農民」、「在家餓死的孩子」、「呼救無門老百姓」。好,那首先說出來,這些信息的來源是在哪裡,自己寫出來就要舉證,哪裡發生了這些事情?不加引用的說法,如果不實,那顯然就是作者在造謠。

下面也是同樣作者的疫情日記。

既然定位「公開網上發表的日記」,顯然它就是當成事實來傳播的。那麼,「一家人在幾天或半個月內,全部死光」,這是說法是哪裡來的?如果作者找不到出處,只是「我覺得」,那他顯然就是造謠源頭。

同樣是這名作者,還有一些說法說「這位醫生朋友說」、「大學同學說」、「中醫學院的同學說」,「一個朋友告訴我」……

對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傳播的內容,「某人說」並不是迴避造謠的護身符,如果消息是你發布、並且不實,無論是否加上「某人說」,這都是造謠,而非傳謠。

日記如果公開就不是個人的東西,尤其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大的事情,在你發出不實消息的時候,就要承擔責任——國有國法。加上一個「我聽說」,難道就可以「不算造謠」了嗎?


對於一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傳播壞消息的人,反擊其造謠的方法可以是:內容從你先發出來,如果不實就是造謠,加上「某人說」並非護身符。

疫情日記本身也不是日記,這就是類似類似新聞的東西,必須符合新聞的規定、符合傳播的原則,而不能說「是我個人的」。

遏制謠言,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要注意技巧、方式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txx_XABfwtFQPkdv0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