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漲,深圳漲,深圳漲完東莞漲」到「深圳限,深圳限,深圳限完東莞限」。
大灣區的「蘿蔔蹲」遊戲還在繼續,但是玩法兒好像變了——「過火」者必招重典,樓市的板塊輪動理論不靈了。從「風口」變為「刀口」,往往只需要一瞬間。
深圳715調控之後,廣州史無前例地發布:在長三角城市的戶籍准入年限,或將在廣州得到累計認可,用於落戶。換言之,長三角的人才如果落戶廣州,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如此「明目張胆」地向長三角搶人,廣州的城市野心可見一斑。
廣州人才落戶鬆綁如何解讀?隨著深圳、東莞的樓市接連「被雷劈」,政策寬鬆的廣州會不會成為「風口」?「風口」萬眾矚目,房價會不會應聲而漲?本期幸福城市觀察聚焦「廣州人才落戶放寬」,解讀廣州樓市熱點。
@樓市參考
近日,廣州傳來一個勁爆消息,影響樓市大局:
在長三角城市的戶籍准入年限,或將在廣州得到累計認可,用於落戶。
一旦實現,長三角的人才如果選擇來廣州落戶,能夠無縫對接。
比如,你原本在杭州工作和居住了4年,居住年限可以直接用於廣州落戶。廣州現在是5年,你從杭州來,直接減去4年,再待1年就可以落戶了。
向長三角搶人,廣州一出手,就顯示出蓬勃野心。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來源:廣州人大網
@廣州樓市情報
廣州,再次成為飲「頭啖湯」的那一個,暴露了城市的野心。 現在,京滬這兩個超一線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2500萬,但人口增量趨於放緩甚至萎縮。嚴格的落戶政策和高企的房價,令購房者望而卻步,需求逐漸外溢到周邊城市。
在全國常住人口破千萬的超大城市中,只有廣深杭仍然具有很強的人口吸引力。
說到底,新增人口才是房價的基礎。 但深圳有超嚴的限購令、杭州要萬人搖號。 唯獨廣州,稱得上是超大一線城市中的「房價窪地」。
認可積分,相當於降低在廣州的戶籍年限要求。 如此一來,能加速人才和人口集聚,獲得更充足的公共資源配置,同時促進房地產市場供應量的消化,可謂一箭雙鵰。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
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
戶籍准入年限跨城互認,有利於加速人才、人口向重點城市群集聚,加速勞動力在城市群內部的自由流動,大幅提升城市群整體競爭力。
@樓市參考
既要珠三角的人才,也要去長三角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偌大的長三角,廣州其實劍指上海、杭州、寧波、南京、蘇州、合肥等大城市。畢竟在這些城市,有紅得發紫的主播、白手起家的企業主、從底層奮鬥上來的精英……
他們想來廣州發展,但一看要交五年社保才能落戶,猶豫了。
這時,廣州張開了懷抱:沒事,我認可你!肯定會打動一大批人。這是廣州的狠招。
目前,廣州並沒有提出「互認」,而是單方面「認可」。——「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反正是願意的」。
@廣州淘房志
深圳、東莞的樓市接連「被雷劈」,很多朋友不由得擔心廣州的情況了,會不會下一輪挨揍的是我們?
大可放心,廣州樓市太健康了,遠沒有到需要「下藥」的時候。
廣州房價如「小雞燉蘑菇」,敦實溫厚地一步步前進。一線城市的身子,二線城市的房價,公認的是房價「最為健康」的城市之一。
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廣州人民熱衷於商貿,商人重現金流,炒房觀念不強。加上低調務實的作風,讓廣州房價整體「跑得慢」,平穩的房價就是廣州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與滬深競爭的優勢之一!
但是「跑得慢」不等於跑不起來,剛需可以在這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郊區1字頭一大把),有恆產者,其資產價值隨著城市發展一同提升。
各位要做就是悶聲發大財,按需入市即可。
@廣州樓市情報
深圳限購加碼,購房者向西殺進廣州。許久不見的「搶房」情景,竟然在恆大陽光半島上演了。南沙樓市熱度立竿見影,一手住宅網簽量環比立馬大漲35%,成功奪走了黃埔的光環。
與此同時,廣州的一手房,再次出現了成交>供應的場面。樓市的整體去化周期隨之創下新低,僅需15個月。
當然,廣州11個區,不是每個區都處在「高溫」狀態。縱觀全市,網簽單周超過300套的,只有三個區。增城依舊毫無懸念地當大佬,網簽占全市總量的24%。亞季軍的爭奪就比較精彩了。
一直以來,南沙、黃埔這兩大「網紅」都在互相較勁。今年以來,南沙的勢頭屢次被黃埔蓋過,屈居第三。但深圳限購新政出台之後,南沙樓市立竿見影地往上沖,一手房網簽量環比漲了35%。
縱觀整個廣州,賣得最好的基本都是剛需盤。預計7、8月會有一波新項目陸續入市,想上車的朋友記得多留意。
樓市熱了,上車要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