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湖南省中州鄉農民許先平家都會迎來一位奇特的客人——一隻碩大的龜。
1980年,許先平下湖捉魚,不想卻撈起一隻龜。龜個子挺大,體重足有1千克。同村人出18元錢,想買去殺了下酒,許先平一個勁兒搖頭,捧著這隻龜回到家。許先平想,龜壽命很長,何不讓它為自己留個名呢?於是,他在龜背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和捉到它的時間,又在龜殼的四角穿上4個眼,戴上4隻銅環,第二天,騎車專程把這隻龜送到離家40千米外的洞庭湖中。
1981年端午節,許先平正在家中收拾過節的東西,突然聽到屋門「吱嘎」響了一聲,過了一會兒,又聽到堂屋傳出「沙沙」的爬動聲,還伴有呼呼的喘氣聲。許先平跑到屋裡一看,不禁驚呆了:一隻龜在堂屋裡轉著圈爬,身上掛著4個大銅環,背上「許先平」3個字還清晰可辨。天哪,這不是那隻放入洞庭湖的大龜嗎,鬼使神差怎麼又爬回來了?
當天晚上,許先平特意刷乾淨一口大缸,把這隻龜放了進去,又找來新鮮的肉,一點一點挑著喂給龜吃。一個月過去了,許先平把大龜裝進袋裡,又送回洞庭湖中。一年又一年,這隻懂事的龜端午節前後都要回許先平家做客一個月,1995年回家過節時,還給恩人產下12個小蛋。
人們在感嘆的同時,不禁要問:龜是怎麼找到許先平家的呢?根據其他回遊動物的資料,可用來作為定向的線索是很多的,像太陽及某些星體的位置,偏振光、某些氣味、風向、聲音以及地球磁場等,都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有的海龜產卵地點十分固定,不管覓食的場所路途多麼遙遠,最後它們都必然要回到出生地來產卵,至今尚未發現例外。學者認為,它們可能是依據化學物質感知能力來找到歸途的。少量溶解在海水中的特有物質,作為化學信號,使得「遠方遊子」毫無困難地感覺到家鄉的準確位置,以致從來不會發生迷途事故。
除此之外,有人也曾提出,海龜是否會像候鳥那樣,根據恆星分布來進行定向?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幾乎等於零。因為學者發現,海龜的眼睛高度近視,夜間根本無法看清恆星分布的圖像。既然如此,這種設想當然就沒有現實性了。
總之,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烏龜定向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問,不但涉及面廣,而且機理微妙,引人入勝。
文/改編自《海洋大探秘》(玲瓏 著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圖片除圖書封面外均為配圖,圖文無關
編輯/賈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