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十三年如一日堅守崗位,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默默奉獻青春;她為家鄉醫療事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用仁慈之心守護著全村百姓的健康,贏得村民的一致讚譽。她就是崔黃口鎮東趙莊村衛生室醫生蔣桂蘭。
堅守崗位,守護村民健康
今年56歲的蔣桂蘭是土生土長的東趙莊村人,一直擔任村衛生室醫生。1987年,剛剛20歲出頭的蔣桂蘭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為了一名「赤腳鄉村醫生」。那時候,村裡經濟較為落後,缺醫少藥現象也十分嚴重,群眾就醫極不方便。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她從基礎學起,邊學習、邊實踐、邊積累,一年後正式上崗,而且一干就是33年。
2007年,村裡衛生室建設完成,蔣桂蘭正式在衛生室上崗。工作以來,她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無論從事個體診療還是公共衛生服務,都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她告訴記者,雖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但能為村民看病,幫大家緩解身體疾苦,心裡還是很知足。「只要我在崗一天,肯定要為群眾服務好。」這句話她總是掛在嘴邊。她說:「我早已經不把它當成一份職業、負擔,而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事就說,隨叫隨到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多,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但蔣桂蘭從不叫苦叫累。還記得她母親剛過世不久的一個晚上,村裡有個孩子肚子疼痛難忍,找到了還在戴孝的蔣桂蘭。經過問診,她發現村衛生室無法對症治療,而病人家屬又不懂去上級醫院看病的流程。蔣桂蘭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陪他們一起到縣醫院就診,從掛科到門診再到繳費,整夜未眠。
對於蔣桂蘭來說,深夜急診、出診已經是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飯做到一半就得匆忙出門了。只要患者需要,她隨時待命,大家都說她是村民隨喊隨到的「120」。在她看來,只要能減輕患者的病痛,一切都是值得的。說起蔣桂蘭,村裡人都給她豎起大拇指,在大家的心中,蔣醫生不僅工作認真負責、醫術精湛,而且對病人關懷備至、悉心照顧。
善學上進,努力提升專業知識
除了日常看病,蔣桂蘭還定期給60歲以上老年人測血糖、量血壓、測體溫、查心律、測脈搏等,開展各類常規檢查,為婦女兒童篩查常見疾病。閒暇時候,她也號召大家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為村民講授健康、防病知識,倡導村民健康生活。
集體衛生室的工作量比較大,蔣桂蘭在實踐中深感理論知識的匱乏,每天她都不忘學習,翻閱大量醫學書籍,學習新的醫療技術和手段。她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大家,才對得起村民們對自己的信任。
當被問到退休後還是否會堅守崗位時,蔣大夫笑著說:「30多年來,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就算退休後我也還回來繼續工作。以後干不動了,我兒子也會把我鍾愛的事業延續下去。」原來,蔣桂蘭的兒子從小在家耳濡目染,深受母親感染,一心治病救人,現在已報考天津醫科大學,畢業後從事影像診斷工作,立志和自己母親共同守護健康。
都說鄉村醫生是個不容易的活,33年來,蔣桂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最飽滿的熱情堅守在崗位一線。她用對村民的愛心和對農村衛生工作的執著,在小小的衛生室里,走出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崔黃口時訊》微信公眾號所發布信息及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崔黃口時訊
微信號:CHKNEW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c5U720BMH2_cNUg0J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