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長,我年前回家過年,現在回來了,要不要在家觀察14天啊?」、「單元長,今天外面又下雨又下雪,我歲數大了出門不方便,能否幫我代買點菜啊?」……
現如今,「單元長」這3個字,儼然成為了付慧玲的名字,每天各種各樣的信息塞滿了她的手機,而她,每一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近期,為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安徽安慶市迎江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首創單元長工作機制,在全區293個網格基礎上細分樓棟單元,設立2778個單元長。
根據迎江區印發《迎江區單元長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明確指出疫情期間,「單元長」在網格長帶領下,重點承擔入戶摸底、疫情信息提供、防控知識宣傳和協助防控措施落實等職責。
付慧玲,就是安慶市迎江區永勝社區天一家園第9棟單元樓的一名單元長,管理著1棟樓48戶居民。
平時付慧玲就是街坊鄰里眼中的「熱心腸」,面對這次疫情,對社區情況十分了解的她,更是主動請纓加入了社區志願者的隊伍。在擔任單元長後,上門摸排、樓道消毒,幫扶孤寡、小區巡邏……就成了她生活的常態。
付慧玲對第9棟進行了全面摸排,誰家有安慶市外的人來住,誰家有人感冒發燒咳嗽,誰家把房子租出去了,現在有沒有人住,住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林林總總,繁雜瑣碎的信息,她心裡都清楚。
她建立了住戶的微信群,平時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統計每家每戶身體狀況,問問有沒有人需要幫忙買菜帶東西……「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就該出現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她說。
單元長的產生,在該區基層社區推動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網格長管理、單元長負責、居民住戶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制度。正如宜城路街道錢牌樓社區第五網格長程敏所說,單元長的出現,讓居民群眾有事「找得到人」,辦事更加快速便捷,進一步細化了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安慶市迎江區華中路街道光榮社區黨委副書記張媛說,疫情期間,單元長加入摸排,社區能夠更快做到「清倉見底」。單元長的工作機制創新,為今後社區網格精細化管理服務提供了保障,如信息採集特別是網格內流動人口、特殊人群信息採集,還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消除隱患,如鄰里糾紛、井蓋破損等。
目前,迎江區除了在城鎮社區全面推行單元長外,目前迎江區在2個鄉的16個村也已全面建立聯防長工作機制,築牢疫情防控社區(村)第一道防線,確保重點人員情況「清倉見底」。
「現在是戰時狀態,待疫情解除後,『單元長』就地轉化,將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重點承擔掃黑除惡、信訪維穩、安全環保、文明創建、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社會面管控等方面的相關任務,徹底打通了基層社區治理的最後一米。」迎江區委書記尹志軍說。(記者 徐靖)
責任編輯:張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