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外貿」:增跨境電商綜試區、廣交會「雲辦展」……

2020-04-08     美國僑報網

【訊】中國總理李克強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加工貿易、廣交會網上舉辦等系列舉措,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決定延續實施普惠金融和小額貸款公司部分稅收支持政策。

國常會半個月內三提「穩外貿」

綜合《北京商報》、深圳《證券時報》報道,會議指出,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傳播,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巨大衝擊。要做好「六穩」工作部署,堅持擴大開放,採取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舉措,努力減輕中國經濟特別是就業受到的嚴重影響。

這已經是近半個月來,國常會第三次對外貿政策作出部署。3月31日的國常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大財政貨幣政策調節力度,採取多方面措施,著力擴內需、助復產、保就業,幫助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外貿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特殊難關,保障基本民生。3月24日,國常會提出針對外需訂單萎縮態勢,支持企業網上洽談、網上辦展,主動抓訂單、促合作。

發揮跨境電商優勢 增設46個綜試區

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會議指出,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批准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也從東部大中型城市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傾斜。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當前傳統外貿受到疫情較大衝擊,必須更大發揮跨境電商獨特優勢,以新業態助力外貿克難前行。

會議指出,要推廣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有效做法,同時實行對綜試區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等支持政策,研究將具備條件的綜試區所在城市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範圍,支持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表示,繼續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穩定出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他還表示,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的新業態,很多地方已經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已在通關便利化等領域取得初步成效。

位於中國與越南邊境的小城河口,是中國六大陸路邊境口岸之一。以往靠「人背自行車馱」的邊境貿易消失不見,跨境電商讓河口邊貿轉型升級邁入2.0時代。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河口「無接觸式」邊貿依舊活躍。圖為3月20日,發往越南的貨物抵達分揀中心。(圖片來源:中新社)

緩息保稅 支持加工貿易企業

會議指出,加工貿易占中國外貿的四分之一。要統籌內外貿發展,支持加工貿易企業紓解困難,促進穩外資、穩就業。

具體來看,一要對加工貿易保稅料件或製成品內銷,年底前暫免徵收緩稅利息。二要將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可選擇按進口料件或按成品繳納關稅的試點,擴大到所有綜合保稅區。三要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縮小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種類。

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辦廣交會

此外,會議決定,針對全球疫情嚴峻形勢,第127屆廣交會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據了解,這將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貿易盛會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

廣交會又稱「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縮影和標誌。

據悉,2003年非典(SARS)期間,廣交會的春交會成交額僅為44.2億美元,但主辦方首次嘗試的「網上廣交會」達成意向成交額2.9億美元,給予線下展會有力補充。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線上是未來會展經濟發展的一個方向。隨著貿易自由化、社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實際上越來越多商務活動在線上開展,會展很多時候實現線上線下同時開展。廣交會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貿易洽談活動,逐漸探索線上也是其展會形式的發展方向。此次疫情提供了一個契機和倒逼的機制,使線上業務發展更快,加快廣交會的數字化進程。」

加強對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服務

為加強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會議指出實行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將部分已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延長到2023年底。

具體來看,上述政策包括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10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對向農戶發放1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為種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小貸公司10萬元及以下農戶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並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其按年末貸款餘額1%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准予所得稅稅前扣除。(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ZNjWHEBrZ4kL1ViJr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