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繼續讀研。
有些人會懷疑讀研究竟有什麼好處?尤其是現在高學歷失業人口增多,有時讀研似乎也成為找不到工作的另一個出口,近年有許多說法認為早點出社會,可以增加年資,以實戰經驗來為自己的經歷增添豐富性,雖然這種說法日漸增多,但還是有許多人對於到國外讀研抱持著熱情和期待。
若真有心繼續深造,其實也不見得是真的浪費時間,出國讀研也可以讓自己的資歷更加國際化,同時也能強化自己的語言能力。
基本的申請材料:
在校成績(GPA)
語言(托福或雅思,GAMT/GRE)
經歷(Resume)
申請原因(Statement of Purpose-SOP)
推薦信(Recommendation)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申請需要準備的內容,研究所需要的文件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但一定記得要提早準備(最好提早一年把材料準備齊),不要臨近提交時才準備,在國外有許多假日,假日時貨運公司都是休假的,所以在提交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延長的狀態,宜早準備。
而在這裡也會面對很現實的問題,因為國外的學校較重視語言能力,而這些測驗都需要花錢,所以有意留學的學生一定要先做好準備,而且這些考試費用都也是一直在漲。
費用
對許多留學生而言,影響學校選擇很大的因素就是學費。
除了學費之外還要準備擔保金,這筆擔保金是用來確認留學生有能力負擔你的留學費用。
一般碩士需要兩年,但因為專業學年不同,公私立大學不同,所以在時間和學費上也有很大的差距。而也有以學分計算學費的,一線城市或是前三十的名校一個學分約是1300~1500美元,而學費也是連年在漲,所以最好都要先有預留資金空間。
以美國為例,碩士留學一年的費用,私立大學約是25~30萬RMB,而公立大學約是20-25萬RMB。而博士一般讀5年,若是自費可能要花上100~150萬RMB。
申請學校
了解你想申請的學校,比如知道裡頭有哪位教授的研究特別吸引你,這對於你的SOP解說會更具說服力,如果只是一心一意想出國,對於自己申請的學校卻一無所知,對於自己想研讀的內容也沒有說法,只一味吹捧學校的知名度,這對於你的申請並沒有加分效果。
最好是結合自己的經驗,打造出自己的申請動機,有明確的目標會讓你的申請更有機會被選上。
不要只專注自己的某項特點,許多名校更注重的是學生整體的表現,最好可以提出自己不同面向的特點,增加全方位的優勢。
有些人很擔心自己大學所念的學校不是名校,想著是不是會因為學校排名靠後,想申請名校是否機會渺茫?
其實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只要你的經歷出色,成績合格,參與過的社會實踐豐富,推薦信也令人驚艷,這些內容都可以為你的申請更加分。
雖說有些學校的確是會有名校迷思,但依舊是有人突破這些迷思被選上,尤其每間學校都有其不同的審核方向,不是每一所學校都只靠成績來評斷一切。
出國讀研是否必要,這也要視自身需求而定,其實不用一味的跟風,尤其是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國家或是學校,花了時間出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學習經驗,也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所以出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做好全方面的研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這樣才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讀研的學子與高中大學出國的孩子又有所不同,這年紀的學生多半已有了自理能力,且對於自己的未來具備判斷力,也能夠自行規劃,但經濟方面還是依靠父母居多。
如果是考慮畢業後可以移民,那最容易的就是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其他國家比如美國一旦認為你有移民傾向,就很容易拒簽甚至是拒絕你入境。
但是如果是以畢業後可直接移民為考慮,那也要先想到你所讀的內容是否就業機會較多,可以讓你有比較高的機會留在當地,畢竟念完研究所,接下來就要面對邁入職場的人生,不管接著是回國或是留在國外,都不像是讀大學時那樣可以走一步算一步,所以研究生壓力一般都比大學生要來得大。
尤其現在有許多學生是帶著全家的希望出國,光是為了能留學就已經欠下許多債務,在經濟的壓力上和前途的不確定底下,在國外的生活也不見得輕鬆。
很多優秀的孩子一路讀上來都一帆風順,可真到了讀研時期,往往在這轉折點上就會產生許多波折,不管是在年齡上,或是感情上,都是人生最多波瀾的時期,這對抗壓性較低的學子而言,就會成為巨大的壓力,家長們也應該在這時候多關心留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