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熱血的紀錄片,不想再看到他們輸

2019-11-08     肉叔電影

有人在罵人。

特別凶,什麼狠話都用上了,導致紀錄片中不停在消音:

你XX的被穿了多少個球?誰XX讓你放開他腰就這麼走過來的?哎你帶腦袋了沒有?

我XX抽你!你XX硬一點行不行?你XX個軟蛋一樣在那裡!

我的忍耐度是有限度的,你已經到我的極限了,我告訴你。

被罵娘炮的,是挺壯個大老爺們兒。

好慘啊,他不僅在球場上被罵,在休息室過道被罵,就算賽後自己在水池裡恢復,還要被罵。

關鍵是這哥們被罵了之後的反應——

不管對方罵得多狠,他都跟小學生似的,背著手老老實實聽。

因為他知道,就算是挨罵,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如果是之前的那位教練,連罵都懶得罵、只把自己當空氣,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而他之所以默默承受著,是因為他知道,你們別笑,那句搞笑梗此時真切地發生了——

教練,我想打籃球。

敢夢敢當

上面這些罵人與挨罵的火爆鏡頭,全部來自CBA官方紀錄片《敢夢敢當》。

站住!不要走,不要看到CBA和籃球就撤,你聽肉叔慢慢說——

自打姚主席執掌籃協後,中國籃球的變化大家是看得到的。

以往CBA的宣傳片,慷慨激昂的音樂+精彩紛呈的比賽集錦+雄渾男中音的煽情雞湯「新賽季,我們重塑輝煌」什麼的。

賊不接地氣。

姚主席來了之後,那地氣接的,哪怕你對CBA,甚至對籃球都一竅不通都不怕,就像B站高贊短評說的一樣:

這麼好看,讓B站里更多的肥宅燃起來好嗎?(@贊樹厚羊)

我從來沒看過CBA比賽,但是這個紀錄片我從頭看到尾了,真的很震撼(@高巴馬)

這次的官方紀錄片有啥不一樣?

「總策劃:姚明」的字幕一出來,彈幕山呼海嘯「姚主席牛掰格拉斯」!

憑啥把一幫B站肥宅整得這麼熱血沸騰啊?

表面上看,這次紀錄片特別不像「官方紀錄片」。

導演,是一個人騎著挎斗摩托車滿世界找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採訪,拍成紀錄片《世界上另外一個我》的楊帆

配樂,摩登天空操刀(對,就是新褲子吐槽的那個特別摳門的音樂公司,草莓音樂節主辦方),你能在片中聽到痛仰、新褲子等一堆搖滾樂隊的配樂,肉叔這種老土搖會邊看邊搖頭兒。

沒有任何雞湯,開片就是各種不帶一丁點虛偽客套的狠話。

別說完整的比賽集錦了,鏡頭裡的主角甚至不是全明星球員,而是兩個菜雞——

萬聖偉,曾繁日。

不認識這倆人?

不要緊,你只知道,他倆暫時還都是菜雞就可以了。

萬聖偉,曾經大學生聯賽的MVP,在大學球場大殺四方,來職業隊之前狂得不要不要的。

你聽廣東宏遠總經理、CBA歷史得分王朱芳雨是咋說的:

我當時去把老萬選回來,老萬跟我說:

朱總,對我來說,職業聯賽跟大學聯賽水平沒有什麼區別

我來到這裡(宏遠)肯定努力

你要我在這,我就在這

你不要我在這,我就離開,反正我那邊還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事兒

全場哄堂大笑——

萬聖偉太胖,在比賽強度遠小於職業聯賽的大學生聯賽,還能靠著一身五花膘站在籃下稱王稱霸,但在高強度的職業聯賽,這身肥膘別說身體對抗了,打幾個來回就得累死他。

廣東隊的常規訓練結束後,年輕球員要用18個折返跑強化體能,老萬每次都是吊在最後的那一個。

曾經的CUBA大學生聯賽最有價值球員,進入職業聯賽,別說主力了,連輪換都不是,甚至連替補都懸——

常年徘徊在廣東宏遠的12人大名單之外。

想上場?

杜峰對萬聖偉只有一個要求:減掉20公斤體重。

20公斤,你想想啥概念,相當於從他身上卸下來一桶桶裝水那麼重的肥肉。

職業聯賽的殘酷就在於此——

你說平時打著玩吧,是要戰勝對手。

但職業比賽,別說幹掉人家了,你要是不先幹掉自己,你連見人家的資格都沒有。

老萬的當務之急,就是幹掉自己的肥肉。

看下老萬的日常吧——

廣東隊的比賽結束,老萬又當了一場飲水機管理員(在場邊站了一晚上沒得到出場機會)。

現在是廣東隊例行的賽後宵夜時間,老萬是最後一個趕到食堂的,垂頭喪氣地進去掃了一眼扭頭就出來,一瘸一拐地離開。

他幹啥去?

自己加練。

22:30,隊友們還在享受宵夜時,老萬一個人來到訓練基地游泳池,用水流重塑自己的身體曲線。

游完泳,又是一個人孤零零來到桑拿房,在喘不動氣的濕熱中用伏地挺身跟自己較勁。

訓練結束,大牌球星早都開著豪車回家了,菜鳥球員老萬隻能跨上自己心愛的小電驢,穿行在滿大街宵夜的廣東熱土。

小電驢前進的動線上充滿了障礙——

老萬就像穿行在紅外線報警系統中的007,躲避著麻辣燙和烤全羊的復合式蒸汽波攻擊。

堅持了兩個月,老萬甩掉了20公斤肥肉,把杜峰都嚇了一跳:

這麼短的時間 ,他能從140公斤減到120公斤,然後保持下來,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意志力,他能做到,就說明他真的是有想法、又有願望的球員。

什麼願望,能把自己逼得這麼狠?

老萬說,其實非常簡單:

我就是必須要打一場職業籃球。

左減重前,右減重後

下一位「菜鳥」,就是那個被杜峰罵到不行的,曾繁日。

阿日是廣東宏遠隊輪換球員、易建聯的替補。他出場的唯一作用,就是為中國男籃一哥、32歲的阿聯贏得一點點寶貴的休息時間。

但就這點事,也不好做——

阿日換下阿聯,立刻會成為全隊最薄弱的環節,對方會投入更多精力去攻破這個薄弱點。

一被狂轟濫炸,年輕的阿日經常會自亂陣腳。

一場比賽後,廣東隊休息室常規表演節目「阿日被罵秀」又上演了,杜峰對著阿日短短几分鐘的上場鏡頭,挨個動作罵:

你看看比賽,你自己怎麼打的

我覺得我說得太多我都煩

你已經在這裡了,你要去哪裡曾繁日

杜指導為啥對阿日這麼狠?

我最困難的時候是在國家隊

那時候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巴特爾這樣優秀的內線

內線四號位的競爭非常激烈

我一直是最矮、最瘦的四號位

四號位就是大前鋒,櫻木花道那個位置,主要工作就是跟人家硬剛。

杜峰自己就是打這個位置的,他當然知道,一隻弱雞在壯漢如林的籃下,連三秒鐘都活不過去。

頂得住自己飽和式垃圾話的男人,才是球場上真正的tough guy。如果兩句垃圾話都能給罵趴下的人,在球場上一定會被對手打成篩子。

你看杜峰是怎麼對阿日的:

訓練時,稍微軟一點點,立刻劈頭蓋臉就罵上了:你XX能不能把(他)抱上,能不能抱上?

罵得不過癮,砸杯子,砸籃球,撿著什麼砸什麼。

某一場球,阿日又軟了。

杜峰追到他做恢復的泳池,認認真真地問阿日一個問題:

去年,尤納斯教練在這裡他不說你吧?

(因為)他連理你的功夫都沒有

那你想,我說你,給你打

還是我就不理你,你不打

你想怎麼樣?

曾繁日筆直地站著,兩手背在身後,說:

犯錯誤,犯錯誤說我,我還打球

給杜指導氣得啊!!!你是個啥榆木腦袋啊:

犯什麼錯誤?不要犯錯誤!

你天天犯錯誤我還讓你打個屁?

一個賽季,阿日頂著狂罵,用杜峰當年練力量的方法狂虐自己,有事沒事就找助理教練加練,請教技術動作。

同病相憐的室友老萬跟阿日說:

兄弟,我真的覺得你的這個忍耐程度真的是太牛了。

曾繁日怎麼回答?

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個優秀運動員的一個心理素質,是最基本的

萬眾矚目的總決賽,菜鳥曾繁日和萬聖偉的高光時刻來了。

等下等下,他倆的高光時刻啊,可不是披著金甲聖衣、架著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模樣,搞不好都沒多少人注意到他倆——

阿日,整場比賽只拿到4分。

老萬,球隊已經鎖定勝局,比賽只剩40秒的垃圾時間,才有機會上場。

賽後,記者們採訪了球隊明星球員阿聯,採訪了表現出眾的年輕球員XX。

沒有一個麥克風送到他們面前,也沒人關心這些邊緣球員做了多少可有可無的貢獻。

很多人說:《敢夢敢當》徹底改變了他們對職業體育的認識

不光是徹底顛覆了「職業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刻板認識。

每一位職業運動員,都要記住N多種戰術陣型。

教練在場邊喊一聲「打鑽1!」「打4!」「打C」都意味著運動員不僅要記住從1~N,從A到Z的無數種戰術變化,還需要他們迅速閱讀比賽,迅速執行既定戰術。

甚至,他們要記住每一個對手的技術動作。

新疆隊在總決賽啟用了新殺器,一個小個子黑人外援。巧了,廣東隊是CBA聯盟第一個啟用數據分析團隊的球隊(以往都是單打獨鬥的數據分析師)。

團隊連續研究了小外援8場比賽數據,甚至連他喝水的動作都捕捉到了,總結出小外援75%的得分,是從左手發起,右手大部分時間是在給同伴創造機會,其餘時候急停跳投效率並不怎麼樣。

怎麼撲滅新疆隊這個小外援火力點?

所有人防守他時,注意力全放在他的左手,右邊隨便他突突(反正右邊得不了分)。

結果呢?

你看上場,廣東隊的針對戰術很快就騷擾得對手心態率先崩潰。

而且也顛覆了大家對「明星」的認知——

職業體育,並不只是高薪的全明星球員,不只是天價的轉會緋聞,不只是傳奇球員大殺四方的救世主表現。

職業體育,絕大多數人是曾繁日,是萬聖偉,是不管你多麼努力,你暫時就是個邊緣菜鳥。

——就像我們所有人。

對菜鳥們而言,一整年的努力,最高光的時刻並不是奪冠後球場上灑下來的那場金色的雨。

而是:

阿日有限的上場時間內,連續硬剛新疆隊黑人大外援,把對手頂得接連失誤不中。

還貢獻一記封蓋,沖對手一通怒吼。

至少破壞掉對方兩次進攻後,連習慣性臭罵阿日的杜指導,都激動得在場邊鼓掌:

阿日!好的阿日!

老萬上場後,朋友跟他開玩笑:

你也是摸過總決賽地板的人了。

只有老萬知道,這場自己毫無關鍵貢獻的比賽,最重要的是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

原來總決賽的氣氛是那樣的,我看到球迷們人浪都造起來了。

他的小目標,悄悄從「我一定要打一場職業聯賽」,變成了「我一定要死磕在職業聯賽」。

你看,《敢夢敢當》為什麼燃?

跟籃不籃球已經沒多大關係了。

它像極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人生——

生活嘛,就是這麼一個死結,由漫長的付出,短暫的收穫,難逃的遺憾纏繞而成。

我們未必有機會去享受那場勝利之後金色的大雨。

但你總有無數次機會,去享受過程中那一丁點只有你自己懂的、那從一次次扛過至暗時刻、用自己的意志品質擠壓出來的高光時刻。

就像杜指導跟年輕球員們說的一樣:

不奮鬥,太遺憾。

有這麼熱血的紀錄片,不想再看到他們輸

編輯:熊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Yb1WG4BMH2_cNUgQd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