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卡」分類施策,網上精準防控,網下精細服務。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結合「五色卡」疫情防控創新和社區治理現代化,及時推出了「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社區疫情監測)系統平台及線下聯動聯勤機制,一時間引起了雲南、四川宜賓等地部分單位的關注。
據成華區青龍街道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平台堅持「開放、公益、共享」原則,綜合考慮了疫情精細化防控與社區黨建、社區自治、社會治理、公共衛生、個人健康管理、社工專業服務、社區基金等需求的功能融合。目前,還在深化探索實踐階段,特別是線下「五色卡」管理服務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針對於此,致強社區及成都市大數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為有需求的兄弟社區提供公益的服務支撐,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我們採用實體『五色卡』與電子『五色卡』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不斷完善精準防控、精細化服務的運行機制。」致強社區黨委書記劉平介紹,為深入落實做細成都市關於實行小區(院落)封閉式管理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他們爭取了成都市大數據中心、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的專業支持,自主探索研發「指尖守望」智慧健康(社區疫情監測)服務系統,現已初見成效。
目前,該系統1.0版本已在青龍轄區全面上線運行,居民通過掃描二維碼等方式申報「五色卡」,線下黨員義工隊、社區網格人員、社區管理服務人員體溫檢測、疫情防控主要監測指標錄入等,線上線下良性互動,進一步拓展了數據採集的寬度、深度,從根本上推進分類防控的管理精準化、服務精細化。同時,劉平表示,願意將該系統平台資源與其他兄弟社區共享,凝聚各方力量,切實打造一套開放、公益性的社區公共衛生防疫管理系統。
現在該系統根據疫情防控和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的需要,可生成「電子五色卡」「居民健康管理卡」「小區出入通行證」「社區公共衛生安全管理熱力圖」等可視化「智慧產品」。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首席研究員甘雨介紹,這個系統是民政部、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關於「社區公共服務大數據工程體系與互動機制」重點課題的一個應用實踐,也是基於「新街坊 守望家空間」智慧社區系統雲平台,主要面向社區提供疫情防控、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的聚合平台。居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快速接入,可與區級「五色卡」管理系統、大聯動微治理系統無縫對接。
下一步,該系統還將用於服務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華西社區報記者 趙霞(圖片由成華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