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5G技術,華西醫院實現遠程腹部CT人診斷

2020-01-09     天府早報

近年來,我國醫學人工智慧領域研發如火如荼,目前已有一些研發成果走出研究階段,具備初步的臨床應用價值。1月8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四川希氏異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推出了賦能腹部CT質控及輔助診斷的應用技術,並在現場遠程連接了阿壩州人民醫院、甘孜州人民醫院、涼山州人民醫院,實現了準確、高效的腹部CT質控和輔助診斷。


此次實測利用5G技術,位於阿壩、甘孜、涼山的三家醫院,將多個CT影像病例傳輸到測試現場,主控設備以每個掃描序列不足一分鐘的速度完成了CT影像質控、臟器分割、疾病輔助診斷的分析工作,並將分析結果呈現在專家面前。準確判斷掃描部位的邊界、清楚地區分偽影等干擾因素、將各個主要臟器精準區分、準確找出可疑病變並分割病變區域。

據項目負責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影像技術系主任兼華西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李真林教授介紹,目前CT檢查在臨床上有兩個凸顯的問題:一是由於不同級別醫院的CT技師和醫師的經驗水平差異,導致影像質量、診斷準確性不一致,患者由基層醫院向高級別醫院轉診時,會被要求重複檢查,從而造成巨大的醫療資源浪費與負擔;二是醫療人力資源有限,雖CT設備能夠重建出更多的影像數據,但被觀察到的CT影像信息有限,易造成漏診。

通過此次實測,能夠促進影像檢查質量「同質化」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成像與精確診斷;預防大範圍掃描,降低輻射危害;降低漏診與誤診,減少重複檢查,節約醫療資源。同時,基於5G平台的應用,能助力偏遠山區百姓「足不出州」,即可享受專家級的快速精準診斷,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利於國家醫改「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推動解決少數民族同胞看病難的問題,實現「精影扶貧」。

該實測產品是華西大數據中心、放射科李真林教授團隊直接參與研究的AI賦能CT影像的一個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其技術開發由「華西-希氏醫學人工智慧研發中心」負責研發。目前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已具備一定的臨床價值。下一步將在現有成果基礎上,陸續推出針對其他部位的CT人工智慧產品。

聯合研發方負責人宋捷表示,CT掃描質控的功能可以精確識別CT掃描區間,判斷掃描區間的合理性,以免出現局部臟器的漏檢。另外,它也可以從多個維度判斷CT圖像的質量優劣,提示CT掃描結果是否可以滿足診斷要求。其輔助診斷的功能既可精確分割掃描部位的主要臟器,還能對主要臟器的CT影像做分析,找出疑似病變和組織結構的異常,並給出診斷方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國內比較早開展醫學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發的醫療機構,作為一家大型的研究型醫療機構,華西醫院不僅在傳統醫療技術方面不斷深耕研究,也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領域不斷增加研發力度,使其成為華西醫院未來科研發展的重大突破口。

華西社區報記者 趙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YCfiG8BMH2_cNUgeP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