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價值觀已經進化,而男性還停留在30年前?

2020-11-24     遇言不止

原標題:女性的價值觀已經進化,而男性還停留在30年前?

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應援吧,無懼時間,無懼挑戰,無懼逆境。

最近一期的 《演員請就位》陳凱歌導演的小劇場在豆瓣招致一片噓聲。

不是 胡杏兒演得不好,不是陳導不盡心盡力(事實上,因為節目開銷預算有限,陳凱歌還自己添了經費),垮的是 短劇情節和價值取向

胡杏兒飾演的中年企業家,漂亮、有才,演奏一曲舒伯特信手拈來。

在瀕臨破產的時候,不是想著力挽狂瀾,而是帶資跟小鮮肉拍電影,過一次大女主被寵溺的癮。

不僅如此, 還要強行加戲——擁抱、接吻,恃投資人的身份騷擾男演員

原因竟然是,她覺得自己商場拼殺20載,唯一痛心疾首的遺憾是,從沒有體驗過炙熱的愛情。

最終,身披婚紗的胡杏兒與小鮮肉完成最後一鏡。

破產女企業家的人生圓滿了。

這劇情,尷尬又滑稽。

老乾媽看了翻白眼,董明珠看了想打人,柳青看了一腦袋問號

大家也看明白了,陳凱歌近年之所以一直不對勁,最關鍵的原因,不是技術退化了,不是審美不在線,而是 價值觀還停留在30年前。

自我陶醉,自我感動,自以為能夠直視人心。

但是,真實的世界早就變了。

對世界的進步不太關心

中國女性早就改變了

市場上的題材已經過時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趙薇在先導片中接受採訪時說——

「其實很多女性,30+或者40+,她們對婚姻的態度,有的很酷,有的勵志,但是我們的題材還是各種捍衛家庭、忍辱負重。中國女性早就改變了,市場上的題材已經過時了。」

前兩年,趙薇籌劃做一個女性項目—— 《聽見她說》。

今年,《聽見她說》上映,播出第一集就一炮打響, 在豆瓣獲得8.4的高分。

這集名為 《魔鏡》的20分鐘短劇,關注點是 當代女性的外貌焦慮

齊溪一出場,畫著網紅裝,用做作的娃娃音說話(遇言姐也是看了這短片才知道還有一次性增高鼻墊這種東西)。

精心美顏P圖發一個朋友圈,眼看著點贊和評論瞬間湧入,開心值得到最大程度地滿足。

隨之,卻又是巨大的虛無感襲來。

她得意地講述自己如何精心捯飭了2個小時37分鐘,在同學會上艷驚四座,一雪前恥、站上C位。

終於不再被別人嘲笑象腿了,往昔高傲的班花也來套近乎,那種大仇得報的得意狂喜,被齊溪演得甚至有些兇狠。

緊接著,她又因為一條脫落的雙眼皮患得患失,疑神疑鬼。

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全部綁定在外型上。

影片的最後,齊溪洗凈妝容,摘掉假髮、美瞳、假睫毛,發出一串捫心質問——

「我們活在微博和朋友圈裡。

看的是綜藝里的明星,化的是最熱門的仿妝,穿的是誰誰誰上臉上身上腳的同款,聊的是稍縱即逝的熱搜,過的是輕薄短小的生活……

一定是巴掌臉嗎?一定是九頭身嗎?一定得高嗎,一定得瘦嗎,一定得白嗎?

是誰縱容了這樣的定義?

狹窄、逼仄。」

《聽見她說》的版權BBC購得。

2年前,趙薇看到原版的 《Snatches》,覺得中國也需要這樣的聲音,於是買下版權並做了本土化處理。

終於有位導演出來為女性發聲了,趙薇的切入點和表現力難能可貴。

其實,趙薇是個 很早就萌發出女性自覺的業界人士

在十幾年前,還沒有立女權人設這種說法時,趙薇便承認,自己愛看女性電影,愛看女導演的作品,評價一件事會不自覺從女性角度出發。

她說自己最喜歡的演員是 於佩爾——

「那張刻意遮蓋張力的臉,是一張在美麗中帶著乏味的臉,但是卻最能表達出內心的澎湃,那是時間邊緣的蒺藜。」

於佩爾是1953年出生的女性,周迅最喜歡的演員也是她

不要被所謂的女性的定義所束縛

在《時尚COSMO》的某一期採訪中,趙薇說:

「我習慣演一些帶點女權色彩的角色。女人要有自己的世界,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和悲傷交給別人。」

這些年來,《時尚COSMO》採訪過趙薇很多次,每一篇稿件都帶有女性主義的色彩。

比如 《赤壁》上映時,雜誌問趙薇:「是否覺得孫尚香的情感不圓滿?」

趙薇回答:「她輔佐男性做的那些事,最後都成了她自己的事,她不允許自己的身體成為事業的阻礙,所以,孫尚香殉的是事業,不是感情。」

比如,《畫皮》上映時,採訪稿里寫:「女主角能在絕境中給自己贏得一種主動的從容, 並不只有男人的愛才偉大,女人的愛也可以成為山河。」

後來趙薇自己拍的 《致青春》上映,《 時尚COSMO》直接在稿子裡寫,趙薇在宣發時不化妝,鏡頭前整個人是腫的,她完全沒想外表的事,一心只想把電影拍好。

這些電影或許拍得不盡如人意,但是《時尚COSMO》的採訪角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它傳達出來的信息是, 時尚不僅是一件衣服、一個包包,更是一種先鋒的態度。

這幾天,遇言姐收到了《時尚COSMO》的「2020COSMO時尚盛典」的邀請。

今年的盛典前夕,《時尚COSMO》 和B站聯合推出COSMOTUDE|COSMO在發聲」的線上活動。

《時尚COSMO》認為, 時尚的表達不僅僅依託明星藝人、時尚大牌,也可以是有社會貢獻的普通人、品牌、機構

因此,《時尚COSMO》邀請了各行各業的女性精英,以視頻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看法。

這其中,有 前奧運冠軍、現在從事公益的惠若琪

2018年從女排退役後,惠若琪開始推廣體育教育公益活動。

她創建了 惠基金,帶領的體育支教老師遍布全國二十餘所偏遠地區的學校。她認為體育不僅能帶來健康的身體,還塑造一顆強大的內心。

有安全科普公眾號 「女孩別怕」的號主童姥

做公眾號的3年中,童姥針對各類女性安全問題列出指南,為女性自我保護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有讀者在follow了童姥後,巧妙逃脫了企圖性侵自己的室友,再通過手上掌握的證據,報警抓獲了這名犯罪未遂的男生。

不僅如此,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有1/5是男性。他們希望通過增加女性需求,保護自己的另一半,和解決兩性關係相處中的困惑。

還有遇言姐的朋友 伊能靜。

她在演講中提到,自己和 秦昊結婚時,微博下全是勸退秦昊的留言,說得最多的是——

這個女人已經45歲了,你不擔心她沒辦法給你生孩子嗎?一個不能生孩子的女人是沒用的。

更令她驚訝的是, 說這些話的人,大多都是女性

後來,伊能靜在46歲上自然懷孕,47歲時生下女兒。

上個月,遇言姐去伊能靜家中拜訪,眼前的她漂亮又自在,精神和身材都好極了。

雖然伊能靜在《浪姐》中沾惹了一些非議,但不得不承認,一個人能從90年代活躍至今熱度不減,確有她的道理。

對於遇言姐自己來說,最令我頗有同感的,是 《時尚COSMO》主編劉閱微,告訴大家 如何做時間的朋友,淡化年齡帶來的焦慮感、虛無感

劉閱微女士毫不諱言自己今年47歲。

她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很害怕步入中年,因為覺得四十幾歲之後的人生,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可討論的了。但當40歲真的來臨時,她和同齡的朋友們反而都不再擔心進入50歲了。

就像 蔡依林不久前在演唱會上說的: 「40歲是個很棒的年紀,如果你現在還沒40歲,我跟你講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劉閱微和蔡依林的話,都讓遇言姐深有同感。

作為一名老阿姨,我不想回到25歲。

因為在之前20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努力學習和工作,不斷地犯錯和重新歸正,我用了很大力氣才走到這裡。

此時的我已經確信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為外界的各種雜音而無名焦慮,什麼值得珍惜,什麼應該放棄,如何與世界建立健康的關係。

外型的老去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當下所擁有的,是時間賦予的質感和厚度。

比起年輕時的席越,我更喜歡當下的自己

除此之外, 「COSMOTUDE|COSMO在發聲」還邀請了遇言姐很喜歡的B站百萬Up主十音,開講她是如何從大廠打工人、海歸白富美成為時尚Up主的。

還有曾經在推崇與不解的兩極中聲名鵲起的 呂燕,開講不做模特後是如何摸索著實現身份轉變的。

這些女性的發聲讓我感到, 中國女性的價值觀已經進化,甚至遠遠走在了男性的前邊,我們可以從其她女性的分享中得到啟發和力量

如果你想看 「COSMOTUDE|COSMO在發聲」更多女性演講視頻, 可在微博或B站搜索「時尚COSMO」官方帳號。

長久以來我們被外界宣揚的女性標準所綁架,全然不覺狹隘的觀念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

而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不要被所謂的女性的定義所束縛。

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應援吧,無懼時間,無懼挑戰,無懼逆境。

祝我們都能探索到更多未知的自己,那些還沒有走過的路,正在等待被你我遇見。

點擊原文連結,成為「明星」溝通達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VX3_XUBjdFTv4tAML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