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惡趣味式推想:宋江如果不造反,有機會升官當縣令嗎?

2019-10-23     有歷史

一部《水滸》,道盡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慘事。

梁山老大宋江起初是鄆城縣的一個縣吏押司。他一直懷揣著升官的夢想。後來因為各種不得意,不得不上了梁山。但是若作腦洞觀,如果宋江沒有黃文炳的陷害會怎麼樣?他有可能平平安安地升官嗎?

一、宋江的職務級別有多高

小說里宋江被稱為宋押司,因為在《水滸傳》中,宋江早期擔任的就是鄆城縣押司。什麼是押司呢?押司屬於吏,吏指的是一般的過去官府底下辦事人員,即胥吏,說白了就是跑腿的。押司就是這一類。

押司的主要職責是經辦案牘等事,簡單地書就是那種文員,正規的說是衙門裡的書吏。所以小說里宋江有文化正常,沒文化幹不了這個。在州和縣衙內都有押司一職,主要是招募而來,也有經受差遣的。

差遣這個就得說的差役。

因為宋代的職役始終是差﹑雇兩法兼行﹐宋太祖趙匡胤至宋真宗趙恆時期﹐差役法逐漸確立。此法規定﹐官戶﹑坊郭戶﹑未成丁戶﹑單丁戶﹑女戶﹑寺觀戶免役﹐鄉村下戶的職役較少﹐上戶的職役較多較重。這裡說的職役就是擔任一些職務,當然工資啥的沒有屬於義務但是會在其他方面有點優惠。宋江他們家比較有錢自然是職役,因為會打點所以能在縣裡,這個活不危險不像弓手還有里正之類風險高,一般一個縣有8個押司。

雖然他們承擔官府規定的一些義務。對於宋江他們這些鄉村上戶﹐但是差役也使他們成為農村地區的地頭蛇﹐一些關鍵職務也掌握在他們手中。但是吏不是官他們的待遇和官員不一樣,當時有人說天下吏人,素無常祿,唯以受賒為生

北宋直到王安石變法才開始給吏發吏祿,但是為何宋江出手如此闊綽。難道僅僅是家裡有錢嗎?這就要說到宋江的權力了。

二、宋江的權力有多大

因為宋朝科舉制相對於唐朝進一步擴大以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各部分職責分化也越來越細。所以宋朝除了有龐大的官僚隊伍,還有數量眾多的胥吏。對於維持宋王朝的運作官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雖然吏的地位很低但是宋朝卻出現吏強官弱的現象。

因為在宋朝官制非常複雜,一個官員有「官」和「職」還有差遣分離,官和職只是表示等級和地位。只有差遣才表示官員真正職位,但是宋朝科舉入仕者的官員大多缺乏實際處理政務的經驗。

宋代官員因為基本上都是差遣,所以他們的任期長的只有三年,有的甚至一年乃至數月就調走了,所以基本上對各種事物即使熟悉也因為調走而用不上,

但是那些吏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少是長期在職,有的甚至是好幾代都做同樣的職業,所以他們對各司事務可以說了如指掌,所以官員的吏非常依賴。葉適曾說:士大夫「専從事於奔走進取,其簿書期會一切惟吏胥之聽。南宋時期重建太學甚至三省找的也是當時南下的小吏。而且宋朝甚至出現過官員得罪小吏,結果小吏把那個官員名字寫到退休文書上。然後那個官員就被退休了。即使有名的包青天都被手下小吏耍過:

因為當時小吏不好管,業務還強,上下通吃。所以宋江雖然級別很低,但是鄆城縣實際運作他的作用甚至可能比知縣還大。所以宋江的另類收入不會很低,因為找他辦事的人不少。因為他起到連接官府和民間作用。不少人也受過他的恩惠,必然投桃報李那樣在道上也好說話。

同理戴宗也是同理各種好處費一堆。所以宋江和戴宗吃魚時必須得是剛打上來的新鮮魚。而且使喚銀子不考慮自己還剩多少。

三、宋江有機會升官嗎?

有人會問宋江有機會升官嗎?答案是很難。因為宋朝小吏地位很低,雖然宋朝官員依賴小吏但是又看不起小吏。

宋朝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對某些官員反感時貶低某位官員時,就稱那個為「吏」。如朱熹稱仁宗時的宰相陳執中為「俗吏」,湯鵬舉把一些知縣稱為「贓污之吏」。當何鑄因為反對岳飛的冤案而被彈劾罷官時,秦檢黨羽便說他為「胥吏之子」。所以吏在宋朝啥地位可想而知。

小吏自身包括他們的子弟甚至禁止考科舉,走科舉是做不到的。

而且宋朝胥吏的升遷極其慢,宋代管理機構將同一等級內的胥吏按任職時間的先後排定名次,胥吏以排名的先後依次遞遷、循序漸進,即為「升名」。同一等級的胥吏一般要序遷至頭名,才有資格晉升上一等吏職。

因為吏員人數太多,而職位缺額有限,所以又增加了守闕職位(就是候補)。也就是說你要想往上晉升一級吏職,先要排名升到頭名,然後當守闕,而之前的守闕升遷,等再職位出現空額才能正式晉級。

所以要想等著升官,很難。北宋時,有一胥吏蘇文思,從「十六在官府,至左都押衙四十七年」。而宋江已經做到縣押司再往上升也不過去州府但是那時間是非常漫長,還得再找人脈,

所以他做到押司基本上就到頭了,而且他能做的就是再多些人脈保證職位能接班。所以宋江沒有上梁山然後再招安,他一輩子都只是個押司。除非遇到一些特殊事情否則很難改變。雖然招安後宋江官職也不算低,但是最後結局大家懂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RwjGW4BMH2_cNUg8o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