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故事 | 一個人「帶跑」一個村,這件事讓她瘦了20斤!

2019-11-16     義烏髮布

「最強」外婆:一個人「帶跑」一個村

李芳娟(右一)和她的「下麻車跑團」

李芳娟,今年55歲,江東街道下麻車村人。2017年開始跑步,去年第一次參加義馬迷你,今年報名了半馬。她不僅自己跑,帶動先生跑,還帶動村裡鄉鄰一起跑。

李芳娟天生一副熱心腸,特別愛聊,但是不愛動,1.7米的她,體重一度達到74公斤。

「實在太胖了,怎麼辦?」「跟我跑2個月,保證你瘦下來。」村民傅國榮的一句話,讓她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長跑。傅國榮是下麻車村第一位跑馬者,長跑數年,「三高」都跑光了。

「我早上5點半起床,一口氣跟著他跑了10公里。」李芳娟說,「到了晚上,腿酸得凳子都不會坐了。」但是第二天,她咬咬牙,還是堅持起床,繼續跑步。從此,再沒停下。

「早起跑步很難,當時我能堅持下來,跟一位住在江南三小區的老太太有關。」李芳娟說,老太太從50歲開始每天跑步,今年69歲了還能跑,這對她來說是特別大的鼓舞,她每天跑步的動力之一就是要見到老人,跟老人打個招呼。

跑了1個月,李芳娟就明顯瘦了,精神了。這讓她每天坐辦公室而生出啤酒肚的先生傅功林非常羨慕。兩人就開始一起跑,每天10公里。2018年義馬,他們報名迷你跑。6000多人參賽,兩人出乎意料地雙雙跑進了前100名。李芳娟說,從此以後,對於堅持跑步這件事,他們夫妻倆都更堅定了。

李芳娟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逢人就勸:「我跑步瘦了快20斤,身材好了,心情也好了。」「我以前好多毛病,跑步兩年,都跑沒了,體檢全合格。」「別說自己沒時間,等你有時間,可能你也跑不動了。」

慢慢地,下麻車村的街坊鄰居,單位里的領導同事,甚至遠在外地的朋友,都被她帶動起來。下麻車村原本少有人會長跑,而如今每天早上6點左右,都會有一群人從義烏中學南門出發,跑到釣魚磯公園,再折返回來。無論風雨,雷打不動,甚至下雪天,他們也在跑。他們自稱「下麻車跑團」,親切地喊李芳娟為「老大」。不少人還被她帶著報名了今年的義馬。

「模範」夫妻:義馬改變我們生活

「模範」夫妻手拉手快樂運動。

樓旭東,1970年生,濃眉大眼,身材精瘦勻稱,十分帥氣,從年輕時就痴迷運動;李雪娟,1972年生,鵝蛋臉,身材修長高挑,彎彎的眉毛下面是一雙會笑的眼睛。

他們,就是義烏跑步圈的「神仙眷侶」,被跑友們稱為圈內「最模範」夫妻的東哥和李姐。

30多年來,我每天都要跑,一天不跑就渾身難受。」對東哥來說,每天跑二三十公里是小菜一碟,一年累計要跑一萬多公里。

在李姐眼裡,東哥是個很有責任感,非常有毅力,值得依靠的男人。李姐的「運動生涯」,是從第二個孩子出生後開始的。「那是2004年,感覺自己胖了,身體也差,常生病沒力氣」。

於是在東哥的鼓勵和帶動下,李姐開始跑步。跑了一段時間後,果然身材恢復了,抵抗力強了,連心情也舒暢了。

對於當初被東哥「帶著跑」的經歷,李姐總結說:「跑步要靠自己堅持,但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義烏,大家想提高成績都跟著東哥跑」。義烏美女跑團帶頭人杜春仙說,「東哥是義烏跑步界的老大哥,他不僅自己取得了很多好成績,而且非常無私。義烏男女跑者取得好成績的不計其數,都跟他的指導分不開,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跑。」

2015年3月,首屆義馬報名開始。「我們只聽過馬拉松沒跑過,我心裡有點怕,就報了迷你,他報了半程。」結果兩人不僅雙雙完成比賽,而且東哥還獲得義烏籍跑者第一名。

「現場的感覺真是太棒了,原來馬拉松並不是遙不可及,原來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參加。」李姐說,義馬帶給他們的震撼非常大。此後,他們就愛上了跑馬,幾乎每周都會參加一場馬拉松。

東哥不僅愛跑,也會跑。四屆義馬,他拿了三次義烏籍跑者第一名,一次第三名。個人全馬最好成績跑出2小時48分17秒。他還經常組隊參賽,多次獲得省內團體第一的好成績。

因為夫妻倆每天都雷打不動地進行鍛鍊,常常成雙入對地參賽,所以被稱為「最模範」夫妻。儘管兩人都非常低調,但在義烏跑友圈,只要說起他們夫妻倆,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

今年義馬,他們已經準備好一起出現了。

除了他們

關於義馬的故事還有很多

「一帶一路」跑團:義馬賽場一道獨特風景

今年的義馬賽場上,將首次出現由100餘位來自俄羅斯、印度、馬來西亞等2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跑步愛好者組成的「一帶一路」跑團。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他們將成為本次義馬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義烏,這些漂洋過海的外商們不但積極開展貿易活動,也在生活方式、休閒娛樂等方面真正地融入進來。

吳志壯(右)和中國跑友在柏林馬拉松賽後合影。

「最豪」跑者吳志壯:我的目標是實現人生「百馬」

吳志壯,1971年生,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市場經營戶、新晉電商。2015年起參加馬拉松比賽,從98公斤跑進77公斤,還把血糖控制住了。因為熱愛馬拉松比賽現場那種「萬眾沸騰」的感覺,他開始跑出義烏,跑遍全國,還跑向了世界。他說,跑馬5年,最大的感觸是國家強了,百姓富了,參加海外賽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吳志壯說,他計劃完賽百場全程馬拉松,實現人生「百馬」大滿貫。此外,他還有一個願景,就是組織義烏跑友,一起穿上標著「中國義烏」字樣的隊服,整齊出現在世界馬拉松賽場,因為「想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示一個不一樣的義烏。」

為備戰今年義馬,程青梅(左)特意帶隊到其他馬拉松賽場進行實戰。

「硬核」志願者程青梅:救護志願者,做過就捨不得停

程青梅,1971年生,義烏資深公益人,急救講台9年公益講師。擁有美國心臟協會的AHA證、紅十字急救師資證、馬拉松賽道證等證書,是一位擁有豐富培訓經驗、參加多場馬拉松救護保障的「硬核」志願者。

每年義馬救護志願者近200人,主要由紅十字會向社會招募,並培訓、選拔、演練和分組。程青梅就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

程青梅說,運動員跑過來時,救護員要注意觀察跑步姿勢和面部表情;運動員跑過去,要注意他的背影和雙腿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救護。

程青梅參與了4次義馬救護工作,每次比賽當天,她和志願者們早上6時就會到崗。一場半馬比賽,要站四五個小時,全馬比賽要工作7到9個小時。參加一次,其實挺累的。

今年的義馬對她來說還有一點特殊,因為她全家都在崗位上。她特別自豪地說:「我和女兒在救護組,老公和我表弟在醫護組,我弟弟妹妹在服務組。義馬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件體育盛事,還是一次特別開心的全家總動員。」

義馬的故事

還將繼續

今年的「義馬」又會有什麼

感人的、有趣故事發生呢

期待大家的分享~

作者:華青 王月

編輯:石薇 責編:張丹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LGrcW4BMH2_cNUgj5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