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孩子上幼兒園,除了孩子本身會產生會表現出抗拒的情緒外,父母和家裡的老人也會產生一些比較複雜的情緒。所以對於孩子上幼兒園,家長除了要關注孩子的情況外,對自身也要學會調整。
案例
小陳的女兒是家裡的獨生女,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但是家裡人對於孩子要去上幼兒園這個事情心理上都比較牴觸,孩子平常在家比較乖巧,所以爺爺奶奶也擔心孩子到學校會被人欺負。
在選了很多家學校後,最後還是將孩子送到了離自己家最近的幼兒園。自從孫女上幼兒園後,爺爺每天都會坐在陽台,而且一待就待很久。小陳近一看,才發現了爺爺的"小秘密"。原來老人因為捨不得孩子,身旁沒有孩子陪伴,所以每天都拿著望遠鏡盯著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家長的不舍是可以被理解的,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因為他們對於孩子的寵愛有時候會更勝與父母。但是孩子上幼兒園對於他們自身的發展卻有極大的好處,家長也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來正確的面對孩子上學這件事情。
分析
孩子上幼兒園能學會的能力
1)學會人際溝通能力
當孩子開始進入社會時,一項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讓他們快速的融入集體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幼兒園就是一個讓孩子學會溝通的好地方,幼兒園中有很多和孩子同齡的孩子,而且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從中可以了解和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應該如何溝通交。
而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在家裡,那麼他所接觸的人際圈是有限的。所以他也很難能夠有機會去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所以與人溝通的機會也就相對較少。
2)提高自理能力
幼兒園不僅可以傳遞給孩子知識,也能夠教授給孩子一定的獨立能力。有些孩子在家中因為受到父母的寵愛,所以很少有機會能夠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但在幼兒園中,因為小朋友的人數較多,老師沒辦法每個都顧及到,所以對於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再加上幼兒園的很多活動,都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像是孩子自己睡覺、穿衣、吃飯、上廁所等需要脫離父母依靠自己。
家長如何正視孩子上幼兒園
1)家長要穩定自己的情緒
孩子從出生開始每天都在家長的身邊,所以孩子去上幼兒園除了他們本身哭鬧害怕外,家長的心情也容易比較擔心,像是擔心孩子無法很好的融入兒被小朋友欺負、或者是孩子找不到爸爸媽媽會害怕等等。
然而家長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容易將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從而導致孩子心理的不安和依賴更加嚴重。
2)態度上不能被孩子左右
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過於依賴,再加上對幼兒園的環境和老師同學都比較陌生,很容易就因為心理上的恐懼而哭鬧不止。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的態度出現動搖,孩子的情緒會更加激烈的去抗拒。
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一定要保持堅決的態度,讓孩子知道在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上,父母是不會縱容的。
3)正確的認識幼兒園的作用
家長對於孩子的不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更多的應該看到幼兒園對於孩子帶來的積極作用。幼兒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孩子踏入學習生活,進入社會的一個開端。所以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家長要認識到送孩子去幼兒園有其必要性。
總結
對於孩子去上幼兒園的事情,家長應該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擔心和憂慮。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需要去接觸的範圍會越來越廣,而且他碰到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作為家長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跟在孩子身邊,所以讓孩子慢慢學會"獨立"是很有必要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