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阻礙」你成長的男人,都是錯誤的對象,能分就分吧

2019-11-08     萱小蕾情感觀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兩個人在一起,不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首先是得相處愉悅,舒適,和諧。

若是達不到這些條件,一會好得要命,一會又彼此折磨,那就不算是健康良好的感情關係,只會彼此消耗。

好的感情,前提肯定是讓兩個人變得更好,若是一方讓另一方變得面目全非,越來越差勁,那就要警惕了,就要清醒地審視一下你們的關係,要麼做出調整,要麼直接分開。

因為一段不妥當的感情關係,不光是製造許多不愉快,嚴重一點的,還能毀掉一個人。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嚇唬你。

一個朝夕相處的戀人愛人,帶給你的不是良性的東西,而是負面的東西,就會像是要把你拉進泥潭裡一般,又如何能好起來呢?

這樣的例子,身邊隨處可見,這裡說兩個女人的例子。

網友芬就說過,她男友極負面,芬是個積極樂觀的人,覺得自己的性格應該可以影響一下這個有負能量的男友吧?

以這樣的自信在一起了,但是芬發現,自己根本帶動不了他,反而總受他的影響。

生活中的不如意,處處都有,芬遇到什麼事,不管大小,都會比較鎮定樂觀,往好的方向想,也會積極去解決處理。

但男友會選擇逃避,或是長吁短嘆,憤世嫉俗,責怪全世界,責怪所有人。

他有的只是壞情緒,不願行動,不願改變,也不願學習。同時,他還討厭芬的積極,這就有點過分了,他覺得芬是盲目樂觀,每次都要打擊她的積極性。

她要學習,他說她輸都輸在起跑線上了,學有什麼用?她看書,他就嘲弄她社會經驗不足,讀書只能更呆板不會變通。

她去社交,他又嘲弄她自己能力不足,交往也只會讓人看不起。哪怕她買件衣服,他也會打擊說:身材不好,穿啥也是枉然……

跟這樣的一個男友在一起,芬覺得自己天天都在被人「找茬」一樣,十分心累。因為不管自己做什麼,好像都是錯的。

雖然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不可能全對,但是積極向上、樂觀開朗肯定是沒錯的,就這一點,他都要「阻礙」,關係又如何能繼續下去呢?

所以最終的結局,是芬狠心離開了男友,雖然最初有那麼一點不舍,但芬知道,那是人之常情,是一種習慣而已。

但大體上,離開這樣一個老是要拉住自己往下拖的人,她徹底輕鬆了,也自由了。想做什麼,也沒人嘲笑了,可以儘管去嘗試去失敗或成功了。

芬的決定,自然是對的,她要一直跟這個男人在一起,不光會被他的這些言行左右心情,還會打擊積極性,漸漸開始懷疑自己,然後變得不自信。

女人的自信,是很重要的東西,原本很多人對女人想要「成功」或「變好」的心理,都存在些偏見或質疑。

所以女人要像男人一樣,做點什麼事業或大事,便經常會招來一些非議或懷疑。

特別是已婚女人,男人或是婆家人,經常會覺得,你結婚了,就不應該再拋頭露面,就應該相夫教子,應該做好家務,伺候好公婆和丈夫,帶好孩子。

於是那些結婚了還想要事業,想要成功,想要變好,想要獨立的女人,就顯得更不容易。她們需要得到丈夫和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否則就會舉步維艱,難上加難。

當然,這裡也要先分清一個誤區,這種成功和變好,不等於不切實際的空想,也不等同於太大的野心。女人可以有野心,但是也要量力而行,嘗試可以,卻不能太過分。

曾經看過一對夫妻,妻子一直醉心事業,所以孩子不帶,扔給老公,拚命賺錢,換了大房子好車子,還想要換更好的。

丈夫覺得可以了,但女人不肯停下,事業越做越大,漏洞也有了,後來居然就違法犯事了。

這一點,丈夫也提醒過她,但她只會說男人不上進,沒野心,膽小怕事。如果是這種程度,自然也是不對的。

但是對於一些家庭主婦,想要改變一下自己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不想自己陷在家務中完全失去自我,那是很好的想法。

可她們指望著丈夫婆家過日子,所以想要學習,成長,改變,都得在不影響家務的情況下,若得不到老公的理解支持,就是這個男人的問題了。

朋友小娟就遇到了這樣的老公,小娟嫁到異地,跟老公和公婆住在一起,最初還有個奶奶婆,小娟先是生了個兒子。

不到幾年,又催著她要二胎,於是又生了一個。多年的日常,就是給這一大家子人做飯洗衣,帶孩子做家務,伺候老奶奶婆,還有公婆。

隔三差五還會有姑子回家蹭飯蹭住,而老公家有5個姑子,再加上別的親戚,來來往往,全是小娟伺候打理。

婆婆啥也不管,總以自己做飯難吃為由,從不進廚房,洗衣服雖然是洗衣機,婆婆也不肯自己洗,總要小娟去處理。

總之,她就像這個大家庭的免費保姆一般。要用錢,還得伸手找老公要。

小娟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累,同時也怕自己在這樣的消磨中失去自我,所以也想看看書,看看經典電影,寫點什麼東西。

這是她婚前的愛好,但是每次有這樣的舉動,被老公看到後,都會奚落她一番。

​比如質問她:孩子帶好了嗎?飯做好了嗎?我的衣服洗了嗎?我爸媽要吃的XXX你做了嗎?你寫那些東西賺錢了嗎?你看那些有什麼用?

在這樣的狀態下,小娟又如何能安心去充實自己,去改變一下心境和狀況呢?很艱難,每天家務生活都跟打仗一樣忙亂,抽空為自己充一下電吧,還得偷偷摸摸。

她意識到,老公是有意識這樣「阻礙」她,他只想她做一個簡單無腦乖巧的家庭主婦,每月他給她生活費,然後她的生活就限制在這個家和接孩子的路線上。

而他自己,在外以工作和應酬之名,呼朋喚友,燈紅酒綠,自由自在。而家裡那個主婦,根本不敢對他有任何不滿和意見。

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所以他不需要她變得更好,他也不跟她交心交流,不跟她討論詩詞歌賦或人生哲學,他是真的只要一個「安全」在家照顧他老人孩子的主婦。

這樣的生活,小娟是覺得有些窒息的,但是看在兩個孩子份上,又想著自己現在的確還難獨立,只能繼續容忍。

像生活在夾縫中的小草一樣,想探頭看看更大的世界也很困難。

這樣的男人,自然是選錯的對象,能分開就要分開,若是無法輕易分開,也不能因為他完全放棄自我成長。

小娟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能理解的,她無法像前面的芬那樣洒脫分手離開,重新做回自己。

主婦的命運,有時候被孩子纏住,也被婚姻這種帶有責任問題的東西絆住。

這些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完全認同和隨波逐流,如果跟自己生活的男人,一直試圖阻礙自己學習和成長,阻礙自己變得更好,那還是要警覺一點。

不能完全依照他的意思去生活,那樣下去,終會有一天,他的嫌棄升級,連你做好主婦這件事都覺得沒有了意義。

經營家庭需要犧牲,但是完全失去自我,也是一件冒險的事,所以即使有阻礙,又無法完全突破這阻礙而離開,那就得自己想盡力法在夾縫中找光明。

不能讓自己在家務瑣事中沉淪麻木下去,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嚮往和夢想,還是不要丟掉,只要信念和堅持還在,就還有做回自我,找到自我的希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HMpTG4BMH2_cNUgyY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