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膽囊結石,不僅要吃早餐,還要會吃早餐

2019-10-29     掌上泰山區

膽,與腦、髓、骨、脈等稱為「奇恆之腑」,但極易被忽視,鮮少有人提及「護膽」。事實上,膽囊,不僅僅是膽汁的儲存袋,更與多個臟器交叉相連,一旦發生異常或是惡變,會累及肝臟、胰腺、腸道等多個器官。膽結石,為何會成為膽道系統常見卻又易被忽視的疾病?

不是所有的膽結石都會有症狀。調查研究顯示,70-80%左右的患者在發現膽結石時並無症狀,在長達10-15年的隨訪期間,也只有15-25%的無症狀患者有症狀表現。因此,膽結石很容易被忽視。膽結石,指膽囊、膽管等膽道系統出現了「石頭」,不僅會刺激膽囊黏膜,還會阻礙膽汁及其他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危害無窮。

「長期不吃早餐會得膽結石」,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飲食習慣良好,卻同樣也得了膽結石。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得膽結石呢?得膽結石與吃不吃早餐有多大關係呢?

要解釋這一問題,就要從膽囊的工作原理和膽結石的形成過程說起。

我們膽囊中的膽汁其實是肝臟分泌的,儲存在膽囊中,膽囊只相當於「倉庫」。當我們進食時,膽囊就會收縮,把膽汁「擠」進腸道參與消化。人睡了一晚上,膽囊內積蓄了一夜的膽汁,如果不吃早飯,膽汁無「用武之地」,還會濃縮,形成膽泥和其他沉澱物,就會不停地刺激膽囊膜,形成結石。所以長期不吃早餐會長膽結石是有道理的。

那為何許多人有吃早餐的習慣仍得了膽囊結石?專家解釋,得膽囊結石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說與雌激素分泌有關係,女性、40歲以上、肥胖、有多次生育經歷都是膽囊結石的高發因素。膽囊結石還與膽囊功能也有關係,有的人先天膽囊收縮能力差,那麼他得膽囊結石的機率就很可能比別人高。

此外,得膽結石還與早餐吃什麼也有關係。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攝入脂肪時,膽囊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收縮(臨床上要檢查膽囊功能時會讓被檢查者吃個煎荷包蛋,觀察其吃前吃後膽囊的變化)。如果每天早餐過於清淡,如只是喝碗白粥加白灼青菜,對膽囊的刺激可能不夠,長此以往得膽結石的風險也會增加。專家建議,早餐時要保證有適當的脂肪,可以加個蒸水蛋,或在粥里滴幾滴麻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BgJF24BMH2_cNUgT8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