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四川南充的一位媽媽屈女士,離婚多年,自己帶著7歲的女兒一起生活。
單親媽媽,要帶著女兒上學,要還房貸,生活的柴米油鹽,負擔不起了。
疫情期間,屈女士和前夫嚴先生商量復婚,可是嚴先生不同意。
屈女士給娘家人發簡訊說:
你給女兒爸爸說一聲,以後不用再給撫養費了,我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我實在熬不動了,我決定帶女兒離開了!
屈女士把7歲的女兒綁在自己身上投江自殺了。
現在,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嚴先生說,他一直都有給女兒撫養費,而且還會多給一點錢,讓前妻還房貸。
他們之間的是非或許是理不清的,可是,那個7歲的小女孩,何其無辜,為什麼她要用生命為父母之間的恩怨來買單呢。
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有沒有後悔,愧對了自己「媽媽」這個名字。
去年4月,漳州的一位媽媽石某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離家出走,她留下遺書說「對不起,帶走了你最愛的兒子們」,警察相繼找到三個人的屍體,大寶6歲,小寶才3歲。
「我對不起我的父母、姐妹們,我讓你們為我操心了,我在這個家庭里的所有委屈我有時都不想向你們提起,怕你們替我難受傷心,很多時候我默默承受,我以為自己內心可以像外表一樣的堅強,但我錯了,很多事情不是表面看的想的那麼簡單。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真的難測。石春梅絕筆。」
據說,石某是因為和公婆有矛盾,家庭給了她很多的失望,最後實在是沒有能量繼續活下去,所以帶著兩個兒子一起離開。
02
17年,北京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坐在空調外掛機的上面,從中午一直到晚上六點多。
女兒一直在哭喊,我不要,我不要死,可是,媽媽說,老公出軌有了外遇,不管家,活不下去了,讓女兒先跳下去。
下面,孩子的爸爸苦苦哀求,可也沒什麼作用。僵持了幾個小時之後,媽媽體力不支,搖搖欲墜,後來被特警救回。
只是,不知道這個女兒現在怎麼樣了,尋死覓活,這樣驚天動地地作一場,孩子的心理上不會留下傷害嗎?
有一個故事說,每個孩子出生前,都在天上選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可是,媽媽是不是辜負了孩子投奔一場的血脈之情?人生或許很難,可是不管有多難,沒有人有權利去結束一個小生命,ta的人生才剛剛開始,ta還沒有看清楚這個世界的模樣。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他們買一贈一,我們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的生活,更沒有全力替孩子選擇死亡。
03
孫儷曾經說過,自己的工作狀態會影響到家庭,還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對於生活方式的選擇。
父母都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好的父母,會給孩子自信和溫暖,就像陽光一樣;中等的父母,也會讓孩子健康長大,有遺憾有過錯,可是仍然彼此深愛;糟糕的父母,是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而最差勁兒的父母,就是那些以為自己有天大的困難熬不過去,必須要搭上孩子才能後快的人,他們就不該成為父母。
電視劇《安家》里,好多人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害。
房似錦是家裡的老四,生下來的時候,媽媽潘貴雨就想把她扔進井裡淹死,家裡想要的是男孩,不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生閨女。
房似錦不能給房家延續香火,那就該給房家棟做貢獻,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房家棟的。
不許房似錦上學,撕了她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撒潑打滾地敲詐房似錦,詛咒發誓地要揍死房似錦。
所以,房似錦一直都沒有安全感,就像是一個賺錢的機器一樣,晚上睡覺,都要把菜刀放在冰箱裡藏起來,總覺得有人會進來傷害自己。
徐文昌,老爸是一個大富翁,一家人也有十幾年幸福的生活,可是,後來,老爸有了外遇,爸媽經常吵架,他就一個人坐在房頂上哭。
後來,媽媽得了抑鬱症。
徐文昌15歲生日的時候,媽媽跳樓自殺,從那時候開始,徐文昌的人生就變了,再也沒有溫暖了。
老爸試圖改變,可是徐文昌說什麼都不接受,怎麼改變,怎麼彌補,難道媽媽能再次活過來嗎?
這就是徐文昌20年耿耿於懷的噩夢。
04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因為孩子是帶著一聲啼哭一無所有地來到這個家,你可以疼ta,也可以苛待,你可以寵ta,也可以帶著ta去跳樓。
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依附於父母才能長大。
而且,父母的好多習慣、觀點,都會刻進孩子的骨子裡。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婚姻,可以選擇結合,也可以選擇放棄,生活的千迴百轉,總是讓我們崩潰,碎了一地,不知道該如何撿拾。
可是,那又怎樣,你若是不放棄,日子總會一天一天地過,時間不會停止。
沒有人要求你有車有房,大富大貴,不過是解決溫飽,一家人有疼有熱地守在一起,為什麼就是不可以呢。
善待孩子,成年人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可是孩子沒有。好好愛ta,讓ta的人生不因我們而遺憾。
願每一個人都可以幸福。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寧靜,爆文作者,公眾號:遇見寧靜(Id:yjnj006),10歲男孩媽媽,一手執筆,落字有聲,一手帶娃,詩意生活。
寧靜原創,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96zAXEBfwtFQPkdpD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