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五花38元每斤、精瘦肉40元每斤、豬蹄39元每根約一斤、鯽魚8元每條約半斤、土豆6元每公斤、紅蘿蔔5元每公斤、西紅柿10元每公斤……這是成都市高新西區新希望皇冠國際小區業主最近在使用的小程序「群接龍」里的菜單,而在菜單的最後面還有新推出的火鍋套餐。
打開「群接龍」微信小程序,上下翻動可以各種菜品及價格,有點類似點外賣的頁面,小區業主可以在上面下單。
買菜小程序
前一天晚上八點前在「群接龍」里下單,第二天下午購買的菜品就到了家門口。為了實現「零接觸」,放下菜品按響門鈴後,送菜人轉身就離開了。當業主打開門時,只剩打包好貼著自家門牌號的菜品。
這個小程序的出現,解決了小區留觀及不方便出門業主買菜「最後一百米」的難題。「附近的永輝、沃爾瑪也有外賣服務,但都只能送到小區門口」。
「初代」小區平均每天100多單
已推廣到另外9個小區
「最開始是2月2號晚上給業主說的,當時就有30多單。」 新希望皇冠國際小區物業經理羅雲介紹說,3號正式推出後,到現在每天平均有一百多單。下午3點半左右,羅雲打開「群接龍」的小程序,指著封面的數字「145」說,到現在一共有145份訂單了。
買菜訂單
「群接龍」里每天晚上8點前的訂單,由物業統一採購,第二天下午2點到5點會陸續送到小區業主的家門口。菜一般每天下午1點左右送到小區,之後物業人員先會檢查是否有壞的爛的,之後再按訂單進行打包送到業主家門口。
物業送貨上門
「檢查打包加上送,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羅雲介紹說,特殊時期每個人犧牲一點自己的時間方便大家是很正常的。為了減少人員交叉,物業人員會微信通知業主菜到了,放下菜品按響門鈴後就會離開。「看到小區群里業主曬的圖和感謝,自己成了『別人家的物業』,體會到了被需要的感覺」。
業主評價
羅雲介紹:「我們把每天收到的訂單發給公司,公司利用自己的渠道連夜採買第二天給我們送過來。」最重要的是,所有菜都保持平價,如果有壞的爛的也會進行賠償。大概兩天時間,公司工作人員弄好了這個小程序,該公司服務的成都的九個小區目前都有了自己專門的「群接龍」。
物業正在分揀菜品
訂單不設上下限
或將在社區其他小區推廣
「附近的永輝、沃爾瑪也有外賣服務,但都只能送到小區門口,一些外地回來需要留觀以及不方便出門的業主還是會遇到』最後一百米『的難題。」該小區業主曾開林表示,自己也在用,確實很方便。「疫情期間升級服務,很暖心」。
除了業主的身份,曾開林也是小區所在中海社區的一名志願者。他也和物業工作人員一起送過菜。「最少的3條魚,最多的類似商場裡的手推車都堆滿了。」曾開林表示,「群接龍」的訂單既沒有上限也沒有下限,多少都可以。
新希望皇冠國際小區
幫忙送東西只是曾開林參與的社區志願者活動之一。「最難的還是前期觀念的轉變,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有的時候物業人員也會顯得有些孤單。」曾開林表示,我既是業主,也是志願者和他們一起,效果會更好。
他印象最深的一個小區,有15棟。每棟3個單元,每個單元七層樓,挨家挨戶敲門宣傳。「都是很瑣碎的小事,自己願意做就不會覺得累。就像物業這次提供的送菜上門一條龍服務」,在一個簡單的小程序背後,其實有很多人的通力合作。
經過中海社區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對社區內的走訪發現,社區其他小區也有類似的需要。而社區工作人員目前也正在與新希望皇冠國際小區物業協商,將他們這種模式在整個社區進行推廣,社區也會儘可能在人員等方面進行協助。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