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剛曬了書單,你的攢好了沒?

2020-01-03     蝌蚪五線譜
快來曬曬你的!

29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社交網絡上公布了自己2019年最喜愛的年度書單和電影名單。此次,歐巴馬公布的書單中的19部小說和非小說類作品,涵蓋了經濟、女權主義和種族等一系列主題。

(新浪科技)

這麼熱愛讀書的前總統贊一個!2019年,你讀了哪些書?作為科普圈一員,筆者列了個書單,盤點了這一年裡國內出版的優秀科普讀物。如果你的年初讀書計劃還沒完成,不妨抓緊看看這些書,既能豐富你的閱讀範圍,還增長了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01

書名:《彩紅塵埃:與那些蝴蝶相遇》

學科:博物學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圖片來源 豆瓣

彩虹塵埃這個名字來源於作者5歲的經歷,一隻小紅蛺蝶從他的指縫溜走,留下了它的點點鱗片。這些鱗片在孩子的眼睛裡美麗又獨特,於是詩意地想到了這是彩虹掉下的塵埃。這些塵埃讓作者彼得·馬倫找到了一生所愛——蝴蝶。正是出於對蝴蝶的熱愛,作者寫了這本《彩虹塵埃》講述他與英國蝴蝶的精神世界,從5歲的他與小紅蛺蝶的相遇開始延伸出蝴蝶與人類文化的歷史,講述了名人、文化作品與蝴蝶之間的故事,打開這本書你將可以看到一部精彩的蝴蝶人文歷史,就像作者在序言里說的「蝴蝶代表著一扇門——透過博物學者的眼睛去看廣闊天地的門」。


02

書名:《鳥類的天賦》

學科:博物學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美國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的《鳥類的天賦》出版於2016年,2019年由譯林出版社首次翻譯引進國內。這是一本有趣的探究鳥類行為與智慧的科普書。鳥兒因為腦容量不大常常被認為沒有智慧。但是這本書顛覆了這種成見,通過鳥類的認知、語言、審美、時空感知能力方面的種種案例揭示出,鳥兒們小小的腦袋裡其實也有大大的智慧。


03

書名:《疫苗的史詩:從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殤》

學科:醫學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當下疫苗已經和人的一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一出生,一張接種疫苗時間表把你1到7歲該挨幾針安排得明明白白。注射疫苗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疫苗誕生之際卻充滿了傳奇的色彩。狂犬病、脊髓灰質炎、B肝這些病毒疫苗研製的背後都是人類和病毒的一場場角力的勝利。這些關乎人類生死的疫苗問世前都經歷了怎樣的故事?疫苗對人類是不是一把雙刃劍?歐洲為什麼流行起了拒打疫苗的風潮?通過《疫苗的史詩》你也許能更了解這些守衛人類健康的衛士。


04

書名:《女生呵護指南》

學科:醫學

出版社: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女生呵護指南》的作者六層樓是一位網紅女性健康科普作家,被譽為萬千少女的貼心老棉褲。這本《女生呵護指南》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介紹了女性生理知識、婦科疾病以及安全防護等知識。網絡上常常用「多喝熱水」的笑話來嘲笑男生不懂女性,對女生的照顧只能停留在「喝熱水」的關心上。實際上,女性可能也不完全了解自己身體的秘密。《女生呵護指南》可以是男生對女生的呵護,但更重要的它應該是來自女性對自己的呵護。


05

書名:《結構是什麼》

學科:工程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中信出版社2019年首次引進中國出版的《結構是什麼》是一本經典的結構設計科普書,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曾讚譽它是「一本關於結構設計的非常好的入門書」。無論是飛機車輛船舶這些人工產品,還是自然界中的花鳥魚蟲,甚至是我們自己的身體,結構默默支配著這個世界運行的秩序。結構是我們探尋世界奧秘的入口,通過《結構是什麼》這本書,也許你更能領略到這個世界的奇妙。


06

書名:《符號偵探:解密人類最古老的符號象徵》

學科:歷史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豆瓣

《符號偵探》是 加拿大古人類學家吉納維芙的穿越歐洲、非洲的洞穴探秘手記。她通過研究史前人類留在洞穴中的符號之謎,來窺探三萬年前人類的模樣。這些刻在岩石上的標記在上萬年時間的迷霧中難以被理解,卻是我們了解人類自身起源的最好線索。也許你自信能解開這些謎團,就和這些史前人類來一場跨越時間長河的「你畫我猜」吧。


07

書名:《大腦的故事》

學科:腦科學、心理學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大腦的故事》是一本探索大腦運作機制的腦科學科普書,它的作者大衛·伊格曼是BBC高分腦科學紀錄片《 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的編劇,這本書可以說是紀錄片的文字版。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向讀者揭秘大腦運作的機制,讓讀者了解大腦是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人類從幼兒期就開始逐步擁有了自我意識,「我喜歡……」「我愛……」「我決定……」,這些判斷幾乎在瞬間發生,但是我們從未想過它們(意識)是從何而來,這本《大腦的故事》將幫助你更好的認識自己。


08

書名:《大腦健身房》

學科:腦科學、心理學

出版社:後浪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圖片來源:豆瓣

《大腦健身房》是一本揭示運動與大腦的關係的科普書。瑞典的內科醫生和精神病學專家安德斯·漢森通過大量的神經學科研究成果發現運動不僅讓我們的身體更高、更快、更強,運動也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健康、更有效、更專注。焦慮、抑鬱、壓力是普遍困擾著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大腦健身房》深入淺出地分析這些問題成因,並給現代人開出了藥方——運動,這是一本能讓你隨時燃起運動衝動的書.作者為了讓讀者們動起來可謂用心良苦,他像一個苦口婆心的教練不停對你說:「每天只運動30分鐘就有很大收益」、「只運動5分鐘也是有好處的」、「不運動從椅子上站起來也受益匪淺」。


09

書名:《追捕祝融星:愛因斯坦如何摧毀了一顆行星》

學科:物理學、科學史

出版社: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追捕祝融星》通過尋找「祝融星」這顆並不存在的行星的故事,講述了物理學界從牛頓力學到廣義相對論的科學革命。海王星的發現讓人們深信不疑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就是人類已經掌握的世界運行的真理。但是通過萬有引力計算出的水星進動點與實際觀測值始終存在誤差,於是天文學家提出水星與太陽之間仍存在一顆「祝融星」影響著水星的運動軌跡。於是科學界開始了長達60年追捕不存在的「祝融星」的歷程,直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現證明萬有引力定律的錯誤。

10

書名:《NASA自然百科:認識宇宙》

學科:天文學

出版社: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片來源:豆瓣

《NASA自然百科:認識宇宙》是由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推出的宇宙科普讀物,金伯利•K.阿坎德和梅甘•瓦茨克兩位 NASA 科學家在書中充當起嚮導的角色,帶領讀者一路從太陽系遊覽到宇宙深處,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讀者帶來一段宇宙之旅。和宇宙相比,地球微小如一粒塵埃,更為渺小的人類卻總懷揣探索宇宙的夢想,對星空的仰望是人類的永恆的浪漫。138億光年路途、220個「太空景點」,這有一張你的宇宙門票,歡迎踏上旅途。

2019年的科普好書遠遠不止這些,筆者的推薦也不過是一家之言,如果你也有自己心中一份2019年科普好書清單,不妨也曬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0qHa28BMH2_cNUgiM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