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

2019-05-09     旭東讀史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轄5個區、6個縣、3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2018年12月21日,遵義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人口

截至2016年,遵義市常住人口為622.8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0.05萬人,鄉村人口312.79萬人,城鎮化率49.78%。年末戶籍總人口為801.83萬人,出生率為12.49‰;死亡率為6.46‰;自然增長率為6.03‰。

民族

遵義有土家族、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仡佬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遵義市經濟總量僅次於貴陽市,繼續穩居全省第二。遵義長期的發展目標是跨越婁山關天險,積極融入2小時重慶的經濟圈,在2005年遵義到重慶高速公路通車後,融入一小時重慶經濟圈,積極利用在重慶、貴陽之間的紐帶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

截至2016年,遵義市地區生產總值240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0.48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1063.00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970.46億元,增長14.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5.4:44.2:40.4。人均生產總值為38709元,比上年增加3586元。

2016年,財政總收入48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49億元,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3.57億元,增長10.6%。

農業

遵義市素有「黔北糧倉」之稱,糧食產量大致占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各種家產品占全省比重大致是:糧食25%、茶葉30%、肉類30%、蠶桑30%。煙葉質量優良,是全國四大優質煙區之一。毛竹為全國七大產區之。楠竹、杜仲、棕片多年來產量居全省之首,烏桕籽占全省五分之三,五倍子占全省二分之一,油桐籽占全省三分之一。竹筍、蘑菇、木耳均為貴州省內主產區。還盛產名貴中藥材。其中杜仲、黃連、天麻、黃柏、吳萸為貴州五大著名藥材,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具有一定優勢, 農業開發前景廣闊。

2016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65.75千公頃,比上年減少9.65千公頃。糧食總產量304.42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其中夏糧產量65.53萬噸,下降3.8%;秋糧238.89萬噸,增長2.0%。

全年油料種植面積139.51千公頃,減少5.38千公頃,油料產量27.58萬噸,比上年下降1.2%。烤煙種植面積40.2千公頃,減少9.14千公頃,烤煙產量7.04萬噸,下降23.2%。

全年蔬菜產量431.5萬噸,增長8.3%。水果產量21.8萬噸,增長6.1%。茶葉產量達到8.59萬噸。

全年肉類總產量48.67萬噸,比上年下降3.9%。其中,豬肉40.33萬噸,下降6.6%;牛肉3.22萬噸,增長30.7%;羊肉1.25萬噸,增長2.9%。全年水產品產量6.66萬噸,增長4.9%。

全年木材產量19.59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0%。

工業

新城規劃(3)

遵義形成了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1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省級高新區;19個重點園區已全部納入省「100個產業園區成長工程」。園區起步區規劃面積達12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803億元。規模工業企業由554戶增加到806戶,凈曾252戶。[8]

截至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2.91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0.7%;集體企業下降17.3%;股份制企業增長17.3%;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1.6%;私營企業增長35.5%。從行業門類看,酒、飲料和精緻茶製造業增長12.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3%;煙草製造業下降7.6%;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06.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0.5%。五類行業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值的比重依次為58.2%、5.7%、5.1%、4.8%、4.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396.13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工業產品銷售率96.0%,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交貨值85.46億元,增長186.9%,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3.6%,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含捲菸廠、復烤廠、構皮灘電站和烏江電廠)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8.4%,利稅總額增長9.9%,利潤總額增長6.3%。

固定資產

2016全年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068.8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82.13億元,增長39.6%;第二產業投資388.01億元,下降3.8%;第三產業投資1598.74億元,增長29.8%。

從重點領域看,工業投資完成388.01億元,比上年下降3.8%;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46.04億元,比上年增長26.3%;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50.21億元,比上年增長2.5%。三大領域投資占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8.8%、31.2%和16.9%,分別比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上升1個百分點和下降3.3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

2016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3.44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分城鄉市場來看,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630.58億元,增長15.0%;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92.85億元,增長1.5%。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分別增長11.9%、13.2%、8.9%、15.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NTCmwBmyVoG_1ZOL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