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步入高中後學生開啟了新學科的學習,高考試題中所考核的知識點,高一占60%,高二占30%,高三占10%;高一要完成高考60%的考點。由此可見高一整個學期對於高考是非常重要的,高一決定高考,機遇與挑戰並存!
1、分層問題
高中階段的學習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知識點多且深等特點。有的學生能很好地適應高中生活,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於高中還是感覺茫然,不知道從何下手,出現明顯的「掉隊」現象。
2、不會管理時間
高中課程進度快,課堂容量和進度是初中的2倍,很多孩子不適應高中學習節奏、不懂得合理分配時間,各學科課下學習時間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問題積累,很多孩子感覺才剛開學,一本教材學完了,月考/期中考緊鑼密鼓,學生疲於應付,成績不理想。
3、不會制定計劃
高中生每天要學的內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後順序和輕重緩急,就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本來能學好的東西也學不好,這就需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運用計劃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磨鍊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提高學習效率,少時間浪費。
相比初中,高中學習上應該做哪些改變?高中的學習應該注意一些什麼?老師為高一新生提出一些建議和忠告~
1.快速適應
首先是適應高中的生活,很多同學高中才開始住校,想家的念頭有時會很強烈。新生要注意調整好心態和同學多交流溝通,面對高中的快節奏生活,在進入高中之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
其次是適應老師的講課進度和講課方式,首先是做好上課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其次多和老師敞開心扉的溝通,很快就能適應高中生活。
2.培養學習習慣
進入高中之後,初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已經不適用了,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培養學習習慣重新尋找學習的方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借鑑一些學霸的學習方法,但是不能照搬照套。
3.筆記和錯題集
筆記是一個加深知識點記憶和整理知識點法寶,新生入學的時候就每科買一個大一些的筆記本和錯題本,筆記本要能夠記某個科目高中三年的筆記這樣便於高三的複習。錯題集是將每一次的作業或者是考試的典型錯題整理在裡邊,高三複習的時候有大用處。
4.平時的積累
語文英語等一些科目是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很難靠高三迅速提升成績。比如說英語每年學習一個語法,記憶10個單詞積累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就容易很多。建議看看名著英語聽力可以聽聽國外新聞。
5.主動學習
初中很多學生是被老師逼著學習的,如果高中再是這樣你會發現你學的很累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嘗試主動學習。課前主動預習、課後主動複習遇到不會的題目不會的知識點積極向老師求助,老師不可能顧及班上每一個同學要學會為自己爭取。
而從初中到高中,所學習的內容又增加了很多,壓力也隨之而來。為了更好的找准知識重點學習,可以配一本教輔類書籍來學習,像《教材劃重點》就很好,所有的知識重點都很詳細的羅列出來了,目錄和索引也很詳細可以方便查閱,語文英語要背記的內容也都歸納整理在插冊里了。這樣結合教輔書的學習效率,肯定是要比一本本的找必修書來翻要高的。
語文
與初中相比,高中語文在三大方面的難度明顯增加。具體為:
1.新增詞法、句法考試和精讀要求。
在高中,對學生的語言知識的要求較高。現代文閱讀——初中僅要「熟練運用略讀、瀏覽」,到高中要能根據不同的目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法。此外,初中閱讀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高中要「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並從不同角度評價、質疑。
2.閱讀能力要求明顯提高。
文言文閱讀——初中要「理解基本內容」,高中要「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並分析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能力要求明顯增強。
3.課外練筆新增一萬字。
寫作——初中要「45分鐘完成不少於500字的寫作,課外練筆不少於一萬字」;高中要「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於二萬字」。
如何應對初升高銜接
1.多讀
高一新生要多讀,可朗讀、默讀、精讀、略讀。讀的內容要雜,課本要讀,報紙要讀,科技文章也要讀。提高語文能力,離不開廣泛閱讀。此外,高中生課程緊,沒時間去閱讀名著,可選品位高、篇幅不長的文章,如余秋雨、余傑的文章,以及《讀者》、《青年文摘》等。
2.多寫
寫的方式可多樣化,如日記、周記、筆記、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此外,作文既要寫,更要改,通過修改作文,拓寬思路。
3.多說
高一新生要大膽說,課前進行一分鐘演講,課末五分鐘進行質疑等,大膽發表不同看法,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數學
主要的銜接難點
1.計算能力要求高
初中生在有理數的運算、二次根式的運算、實數的運算的基本技能方面訓練不多,計算能力有所下降。在高中,學生應加強計算方法、步驟、算理以及簡便運算的訓練。
2.式的運算能力提高
初中學生對式(整式或分式)的運算能力較差,高中學段得加強訓練。
3.代數式變化要留意
初中對代數式變形代數推理的能力要求較低,不少學生對變形的方法、目標、意義不夠清楚,對已知與結論的關係、推理過程的思路不夠明確。因此,在高中要留意代數式變形的基本方法,了解代數推理的過程與意義。
4.生活語言、數學語言要區分
在初中,許多結論建立在生活經驗、直觀感知上。但高中數學的抽象性較強,平時學習時,要注意區分生活語言、數學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的關係。
5.抽象符號要掌握
由於應試的原因,部分初中生只重視形式、套路,使學生的概括、抽象水平滯後。到了高中,學生要培養觀察能力,注意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如何應對初升高銜接
1.抓典型問題
平時,學生要抓典型數學問題,聯繫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解題的策略。
2.多做基礎練習
高中數學中很多複雜的問題都是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只要能把基礎知識牢牢的掌握,能夠靈活的運用,高中數學並不可怕。
3.靈活運用,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高中數學概念和知識的增加,讓很多學生覺得學習很混亂,沒有清晰的思路。我們要多總結,在學習一段時間後要及時的總結筆記的內容,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體系。
4.避免機械照搬
獨立思考,勤於動腦,動手解題是高中學習的根本。只能機械照搬 是無法學好的,必須通過解題,再反思、領悟,從而掌握運用解題的原理和方法
5.及時分析考卷
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可借鑑成績好的同學的學習方法,也可總結自己的方法。另外,學生要會分析考卷,從考卷中分析自己的弱項,拿出對策,並調整學習方法。
英語
主要的銜接難點
1.生詞、篇幅、語法難度大幅提高
高中英語每單元生詞平均45個左右,大大超過初中;課文體裁的題材廣,篇幅加大,文章多在300詞左右,長句、難句不時出現;單元難點、語法也接踵而來。
2.高中重篇章理解
在初中,學生習慣老師對課文逐句解釋。在高中,老師一般不再逐句解釋,重視學生對篇章的理解;此外,初中生只注重課堂學習,不重視課下整理和反思;初中生只滿足於英語必修教材的學習,不能主動進行教材之外的自主性學習。
如何應對初升高銜接
1.要預習和複習
高一新生,要養成良好的預習和複習習慣,並借用工具書進行課外閱讀。另外,要會歸納所學內容,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平時,學生要多與老師溝通,反映學習遇到的困難和要求。
2.要堅定學習目標
一些一時難跟上進度的學生,要堅持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學會反思,調整學習方法,保持穩定良好的學習狀態。
物理、化學
主要的銜接難點
1.初中所學知識不系統
由於初中「課改生」學習科學課後,所學知識不系統,知識儲備不足,運用知識的能力也較差,升入高中後,定量研究的多,不僅有算術法、代數法,而且常要運用函數、圖象和極值等數學方法來研究物理現象和過程,使學生感到抽象難學,甚至望而生畏。
2.初中和高中知識差度較大
近幾年,初中物理部分的難度降幅較大,高中教材雖有調整,但由於高考物理內容及要求並未降低,這使初中生進入高中學習時遇到極大困難。化學在初中的一部分知識是選修的,而在高中的基礎教學中,老師則認為是學生已經掌握的,這就使得我們的學習中出現了斷層,增加了學習的難度。
如何應對初升高銜接
1.放慢進度
高中物理最重要、最困難、最基礎的部分在高一的力學部分,高一物理基礎沒打好,就會直接影響到高二、高三物理學習。因此,要學好高中物理,高一須放慢進度,適當降低要求,打好基礎。同時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化學知識的跳躍性讓很多學生在高中感覺化學難,因此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將高一的一些必備的,而初中卻忽略的知識進行補充,一點點的積累,做好基礎的鋪墊。
2.強化邏輯推理能力
剛升入高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不強,不善於運用代數法解題,往往只會死記公式,對公式應用的條件、範圍不太注意,在學習時應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3.調整學習方法
升入高中後,常出現學生課堂上聽得懂,課本也看得明白,但一解題就出錯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對知識的理解不深不透,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較弱。所以,學生在強化物理、化學概念、規律的同時,對每一道習題都要認真完成,實在解不出來,可以相互討論,討論未果再找教師請教。
1.平時要自學
高一新生要主動、有計劃地進行鞏固、理解、拓展、領悟式的自學,學習內容和練習量因人而異。
2.形成概念網絡
進入高中,概念學習、理解很重要,學生要聯繫概念產生的背景,通過正、反比較,掌握概念與概念的區別,並形成概念網絡。
3.良好學習習慣不可少
a.準確運算。運用合理步驟,尋找簡化的途徑,提高運算的成功率。
b.課堂上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勤於鑽研,這是最重要的。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疑點,無論是聽課還是解題,都要注意反思、檢驗。
c.不盲目做課外資料。及時歸納單元、章節,抓典型問題,不盲目使用課外資料,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種輔導材料系統地訓練。真的想加大習題量的話,建議大家做《高中必刷題》,這本題冊的題型很全,經典題目和新題都有;並且設置不同欄目,同學們可以針對自己的學科弱項去做題。而且他裡面的題是從簡單到難分層次遞進的,不用擔心題目太深不會做,買書還會增一本狂K重點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