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這種運動為什麼總是釣不到魚?

2019-06-03   釣魚精英堂

台釣玩了好些年,玩路亞也就去年開始,那個時候剛剛玩的第一個月大概就釣到3條左右吧,而且還是白條,天天看視頻,看教學,因為我這裡沒有師傅跟,沒有人指點,沒有辦法,大概2個月以後中了第1條翹嘴,1斤多點,特別高興。大家可以理解,後來天天去,天天龜,路亞怎麼老是空軍,想必很多新手都有這樣的困惑。

據說路亞是90年代進入中國的,因為玩台釣相對耗時間,路亞是個很好的過釣魚癮的選擇,有時候拋一竿就能上條大魚。然而想像是豐滿的,現實總是很骨感。國內受制於環境和路亞資源的影響,很難釣到魚。國內路亞最大的問題就是找魚難,而不是釣魚。中國其實可以路亞的種類不少的,比如翹嘴、鲶魚、鱤魚、馬口、黑魚。沒有這些魚的時候白條也是可以拿來湊數的。路亞不是魚難釣而是魚難找,尤其在自然水域你不知道什麼好標點,每天跟個傻子一樣在水邊抖杆子,嗯,確實就跟傻子一樣。我自己都覺得像。

很多人在抱怨,路亞很難路魚,但反向思考一個問題,當你到釣場時,你在做什麼?拼了老命的拋竿卷線拋竿卷線換餌拋竿卷線重複個100回,空軍收工回家。這麼玩挺無趣的,要出釣之前也應該要知道目標魚是什麼?

路亞魚種也就那幾種,對每種魚要有基本認知。桂魚、鱸魚、翹嘴、白條、哪怕是鯊魚都要了解他的基本習性。不同季節、不同氣溫、天氣、時間段會有什麼生活習性、掠食習性、繁殖習性等,都會影響魚口。

通常到釣場,會先觀察當天氣候、氣溫、水色,若是一個新場,會先猜測有可能有什麼魚,例如:我要釣鱸魚,會先找水面上有明確結構的標點,例如枯木區、橋墩下、岸邊,船邊下去搜索,當肉眼可見的標點搜尋完後,會以德州或卡羅萊納釣組去試寬闊的水域,搜尋看看是否有水底結構。

開始會以軟蟲藏鉤去摸水底結構,當確認之後才會拿硬餌出來耍,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總是說餌一直噴,不敢買貴的,噴餌就是你的錯,餌用的正確,一隻餌在我的路亞盒裡年年都可以有用武之地。當然偶爾還是會犧牲,但這算少數。路亞這項運動在美國很流行,在國內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也會有未來。

當然,路亞要想長久的發展下去,玩的人必須要明確一點——這是一種運動,而不是一種捕魚方式。懂了這點,喜歡路亞的已經不在乎魚獲了,只是享受揮桿和中魚時的樂趣,以及路亞的簡單,乾淨。一桿,一輪,幾枚擬餌,瀟洒天地間。不必像台釣那樣枯燥和釣位上的各種包裝袋和小藥瓶。這就是我認為路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