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條公民信息售價一百元?白雲警方摧毀信息買賣背後利益鏈

2019-11-24   白雲時事

相信街坊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買房或者買保險留下個人信息後,不久就會接到各種各樣的推銷甚至是詐騙電話,而這就是因為你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了!

近日,廣州白雲警方循線出擊,偵破一宗侵犯公民信息案件,抓獲15名涉案嫌疑人,查獲各類公民信息100餘萬條。
今年8月,白雲警方根據線索,發現了數名隱藏在白雲區的侵犯公民信息犯罪嫌疑人。白雲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對線索進行細緻的研判分析,一個利益鏈條逐漸浮出水面。
8月底,白雲警方準確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及活動規律,並組成9個抓捕小組分別趕赴廣州白雲區、佛山禪城區、深圳龍崗區開展抓捕行動,將15名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並在現場繳獲手機、電腦等涉案工具一批,查獲公民信息100餘萬條。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確鑿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自己侵犯公民信息行為,15名犯罪嫌疑人在這條利益鏈上扮演的角色也更加清晰。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是公民個人信息的賣家,另外10名犯罪嫌疑人是公民個人信息的買家。

5名公民信息賣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廖某均曾是一名地產經紀,2016年在某地產中介公司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掌握了第一批公民信息。在聯繫客戶的過程中廖某均也漸漸發現了隱藏在這批公民信息的價值,於是悄悄地將公民信息拷貝出來,並在網絡上搜索公民信息資源交換渠道,在網上與其他群友買賣、交換公民個人信息,嘗到甜頭的廖某均自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被白雲警方抓獲時,廖某均已掌握了120餘萬條公民保單信息、車主信息、業主信息、法人信息等,並憑此獲利數千錢元。

其餘4名公民信息賣家與廖某均也有著相似的經歷,有些甚至以買賣公民信息為生,這些賣家主要通過竊取或購買等方式持有大量公民信息,內容包括各小區、樓盤業主信息,股票、保單帳號信息等,隨後通過QQ群尋找客戶,以100元每1萬條到400元每1萬條不等的價格將公民信息進行出售。
作為買家的10名犯罪嫌疑人則多從事房產中介、保險銷售、貸款中介等業務,他們主要從賣家手中購買公民信息用於推銷活動。不少市民朋友接到的令人頭疼的推銷電話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些購買公民信息的中介、銷售發出的。

白雲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信或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無關人員,如果發現個人信息被泄露、權益受到侵害,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另外,警方重申,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我國刑法第253條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文 | 來源於廣州日報

圖 | 來源於網絡(侵刪)

編輯 | 威達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