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缺乏主見?
1.主要原因還是家長的包辦思想。
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或者對孩子的引導,一般家長會把要求規定得很明確,這樣就限制了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同時也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思維與想法。剩下的孩子只是在執行家長的計劃與安排。
2.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
因為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比較少,或者溝通的方式不恰當,孩子不願意與家長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也會導致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尤其是家長對於孩子的問題處理過於粗暴,這樣會直接與孩子造成溝通上的隔閡,孩子甚至不願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避免自己會遭到挨吵或者被批評。
3. 孩子盲目的模仿。
一般人都具有盲從性,這是人心理對於安全感的一種自我保護。所以,孩子在沒有自己思維的情況下,極易形成盲從的性格。比如孩子在班裡跟著大家一起舉手,對於自己真實的想法不敢表達。或者自己不知道做什麼,看到別人做,自己也跟著做,但是沒有一點目的性。
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孩子有主見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孩子一出生就是全家的掌上明珠這本沒錯,導致很多孩子本來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全部被家長包攬了,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見。
聰明的家長,應該讓孩子適當的參與家裡的勞動或者小決策,平時摔著了讓他自己爬起來,玩耍中遇到小困難儘量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幫助他引導一起解決,從小讓孩子培養思考、學習的好習慣。
2、少一點訓斥、多一點鼓勵
任何時候,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可能不是那麼完美,但是父母一定要多鼓勵,少訓斥,就算錯了也要先鼓勵這種精神,再引導孩子一起按照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做,讓孩子知道,不管對與錯,只要做了,爸爸媽媽就會高興喜歡,這樣孩子才能夠勇敢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自己能判斷和選擇,做事才能越來越有主見。
3、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別人家小朋友也想玩孩子手上的玩具,可能很多父母就會勸孩子要學會和別人分享、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之類的道德綁架,但其實聰明的父母這時候可以蹲下來,「告訴孩子,這是你的玩具,是你和某某(其他小朋友)之間的事,要不要給他玩,你自己決定」。這時候孩子往往會主動和別人分享他的玩具。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都是很大。
現在小孩都特別聰明,是父母自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但其實在平時生活中,父母的每一個舉措,每一個決定,甚至每一個動作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只有在生活中多注意這些細節,凡事儘量讓孩子參與其中,從小養成自信、思考、有主見的行為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自然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文章對很多家長是有很大幫助的,希望大家認真閱讀,收藏、轉發,評論交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