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他讓30多名被拐兒童婦女回家

2019-09-17     四川政法聲音

13年,他讓30多名被拐兒童婦女回家

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黃榮成的故事



黃榮成堅持「打拐」13年

羅瑜權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吳顯雲 張磊 文/圖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失去孩子的痛苦是刻骨銘心的,就像一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一輩子侵蝕著家人的心靈。作為一名刑警,我不會忘記入警誓詞,要在『打拐』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讓更多的被拐兒童早日回家。只要他們不放棄,我絕不會放棄!」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拐賣兒童犯罪死灰復燃,我省成為了人口拐出地重災區。全省公安機關隨之開展了各項嚴厲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的活動。通過重拳打拐,如今,我省街面盜搶兒童案件發生率幾乎為零;我省採集DNA血樣及比對找回被拐、失蹤兒童數一直排名全國前列。

今年56歲的黃榮成是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自2006年專注「打拐」工作的13年時間裡,他主偵了30多個案件,找回被拐賣兒童、婦女30多名,讓30多個家庭重新團圓。黃榮成因工作成績突出,獲得中國百佳刑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四川最美人民警察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三次。今年3月,黃榮成被資陽市評為第五屆「感動資陽」人物。

臨危受命 走上漫漫「打拐」路

1996年,黃榮成從部隊轉業後來到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成為了一名重案刑警。2006年,該局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3名民警因公犧牲,刑警大隊警力一下緊張,人手不夠,黃榮成臨危受命,兼做「打拐」工作。「剛開始我並不熟悉『打拐』,3年未破一案。因為所有拐賣案件幾乎沒有基礎材料,破案不知從何下手。」8月22日,黃榮成對記者說。一切從零開始,黃榮成便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他先查閱歷史檔案,摸清轄區失蹤婦女兒童底數,梳理每一個案件的線索,然後走訪各個派出所進行核實。通過查找資料,調查核實案情,基本查清了有報案登記的拐賣案件,綜合梳理了40多件拐賣兒童案件,完成了前期建檔工作。

2009年4月15日,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接群眾報案稱,該區城北村三社3歲男孩小曾外出後失蹤。同年5月6日,該局又接到醫院報案:區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部7號病房,有人乘人不備,將正在住院治病的1歲3個月的女孩小敏從病房抱走。

一個小小的城區,連續發生兩起兒童失蹤案件,一時間,陰影籠罩著附近的學校和家庭。資陽市公安局很快成立了系列盜竊、販賣兒童案件專案組。黃榮成熟悉轄區情況,又兼做「打拐」工作,被抽入專案組。刑偵支隊的領導對黃榮成說:「老黃,你辦這類案件有經驗,你來負責主辦案件。」

黃榮成和同事在走訪調查中,發現雁江區一家鞋廠的男性職工曾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他們通過側面了解,掌握了其活動規律,並暗中跟蹤,尋找最佳抓捕時機。一天,曾某行走至一小巷內,察覺有人跟蹤他,正欲逃跑時,黃榮成和同事迅即上前將其抓獲。

經審訊,曾某交代了在雁江城區的兩起兒童被盜案均系其團伙所為。經過連續征戰,參與作案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通過成功解救,2名兒童都回到了親人身邊。

 鬥智斗勇 「打拐」路上勇斗罪犯

2009年2月28日,對於在資陽市雁江區做工程的老闆何華全來說,是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當天,何老闆的女兒帶著弟弟在小區附近玩耍,當姐姐上了廁所回來後發現弟弟不見了。一家人心急如焚,全體出動樓前樓後,左鄰右舍找遍了,也不見孩子的蹤影,何老闆立即趕快到轄區刑警中隊報案。「我和幾名刑警一起趕到現場,但是現場和平常一樣,人來人往,就像沒發生過什麼事一樣」。黃榮成沿街走訪,也沒有收集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兒子失蹤以後,何老闆夫婦開始了艱辛的尋子經歷。他們一有時間,就外出尋找孩子。就在何老闆孩子失蹤一年後,2010年3月26日下午,黃榮成剛到辦公室,就接到劉女士的報案,當天中午,她的3歲兒子奧奧在家門口玩耍時失蹤了。

通過分析,黃榮成發現這起案件與一年前何老闆孩子失蹤的案件有些相似,作案手法相同。舊案未破,新案又起,會不會是同一個人作案?黃榮成心中有些疑竇。通江縣、蓬溪縣、儀隴縣又連續發生了3起兒童被拐走的案件,省公安廳將這3起案件併案偵查,確定為「4·26」系列拐賣兒童專案,隨後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

專案指揮部每天研究案情,對排查的問題逐一分析進行落實,最後認定王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立即採取行動,在王某某的老家渠縣,當他再一次準備外出作案時被民警抓獲,他對這3起拐賣兒童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王某某交代的3起案件中,犯罪手段大致相同,作案目標主要是針對3歲左右的小孩,利用他們貪吃的弱點,以吃為由哄騙小孩離開看護人視線,然後乘坐摩的、三輪車等交通工具逃離現場。」黃榮成說。「4·26」系列拐賣兒童案件破獲了,可是資陽的兩起拐賣兒童案件還沒有破獲。經過反覆推敲,仔細琢磨,他覺得資陽發生的這兩起案件也極有可能是王某某所為。黃榮成和同事先後多次到南充、遂寧、內江等地進行走訪調查,並多次向省公安廳刑偵局領導和專家彙報。他的想法得到了省公安廳刑偵局領導和專家的支持,要求加大對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的審訊力度。

黃榮成面對的是一個作案多起的慣犯,要想在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找到突破口,有很大的難度。剛開始審訊時,王某某百般抵賴,拒不認罪。黃榮成沉著冷靜,環環相扣,用確鑿的證據擊潰了王某某的心理防線,他如實供述了自己在資陽的犯罪過程,並配合公安機關指認了犯罪現場。

在深挖餘罪中,王某某又交代了在貴州畢節以及四川遂寧、南充、達州、內江、巴中、廣安等地作案10多起,盜竊、拐賣11名兒童的犯罪事實。至此,這個在四川、湖南、貴州、廣東、山東、河北等省區跨省拐賣兒童的罪犯終於落入恢恢法網。

絕不放棄 堅定地走在「打拐」路上

2014年7月19日,一個黃榮成難忘的日子。這天是黃榮成第一次走上中央電視台《等著我》欄目的錄製現場,當主持人倪萍有請一位大學生求助者上場時,隨著大門徐徐打開,離散多年的親人終於相見,大家抱頭痛哭,站在台上的黃榮成眼圈也紅了。

台上,大學生小趙講述了為媽媽尋找四川親人的辛酸故事。1988年的一天,小趙的媽媽唐群花被一個養蜂人從簡陽石橋火車站拐走,被賣到了安徽。唐群花不識字,患有間歇性精神疾病,在外不敢與人交流,也不知回家的路,無助地四處流浪,後來她被一個叫趙某某的人收養,與之結了婚。婚後,趙某某想法醫治唐群花,兩人育有兩女一兒。唐群花身體正常後,身處異鄉,無不思念四川老家的親人。兒子小趙漸漸長大,常常撫慰媽媽。唐群花鄉音難改,常說四川方言,在當地遭人歧視,又因家庭貧困,掃大街掃了十幾年。小趙看到媽媽一生的艱辛,下決心一定要幫助媽媽尋找到四川的親人,完成媽媽的心愿。2014年6月17日,已經讀大三的小趙在網上發了一條「安徽媽媽尋找四川娘家」的帖子。一個志願者看到這條帖子後,幫助整理轉發到了「寶貝回家」網站。僅過了一天,這條信息正好被黃榮成看到,他把小趙尋親之事一直掛在心上。

黃榮成很快與小趙取得聯繫,詢問了更多信息,然後3次到簡陽市石橋鎮和三星鎮山村查找。在當地派出所的協助下,黃榮成反覆查找報案材料,尋找有關知情人,幾經周折,終於在簡陽市石橋鎮團結村找到了疑似失蹤人員唐群花的相關信息。經過各種資料和信息證實,安徽的唐群花與簡陽市石橋鎮失蹤的唐群花就是同一人。

當離散多年的親人相見時,姐妹相擁,淚流滿面,26年的辛酸瞬間爆發。「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失去孩子的痛苦是刻骨銘心的,就像一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一輩子侵蝕著家人的心靈。作為一名刑警,我不會忘記入警誓詞,要在『打拐』的路

上堅定地走下去,讓更多的被拐兒童早日回家。只要他們不放棄,我絕不會放棄!」黃榮成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rsWPm0BJleJMoPMiI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