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琴天賦分為10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

2019-09-09     吉他范兒

文章來源:鋼琴課

作者:王雯

很多人都嚮往鋼琴的高貴優雅,也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萬眾矚目演奏的焦點,可是在付出了與他人同等的努力後,卻發現有時候自己依舊會比別人吃力,比別人進步的緩慢,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彈琴雖然能夠提升個人氣質,但卻並不是一項適合所有人的藝術。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曾是皇家貴族樂器,也是一門高雅藝術,它勢必不會像大眾藝術那樣通俗普及,也必然不能像信手拈來那樣好掌握,要想認認真真地將它學好、學會,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寶貴時間,也需要自己的有所感悟與琢磨鑽研。

當然,如果再加上一些天賦條件就是再好不過了。理想的天賦條件會讓學琴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更加適合彈琴,你知道這些天賦條件是什麼嗎?

我們把這些天賦條件總結為手、耳、心、眼、腦。

1關於手

(1-20分)

鋼琴的鍵盤是橫向展開的,這也就意味著手型越大的人就占據更大的優勢,彈奏的區域就大。彈到一定程度時,需要彈到的琴鍵跨度越來越大。當一雙小手苦苦的夠著八度(八個琴鍵的距離),看到別人一雙大手輕鬆彈下去時,這個感覺就像一個矮個兒看著一個高個兒,輕鬆拿到了自己蹦半天也夠不著的東西,這是一段可望而不可即的差距,對於小手的人就需要更加勤奮才能追趕的上了。

2關於耳

(1-20分)

耳是耳朵對音樂的把握,也就是音感。對聲音的感受、體驗、知覺、反應,是學習鋼琴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才能。聽覺太遲鈍的人(比如,不能分辨音高、和弦、節奏等等)是難以成為音樂家的。儘管存在聽覺天生不那麼靈敏的人成為有一定成就的鋼琴家的特例,但是是因為鋼琴演奏的高度複雜的技巧性有時掩蓋了它的音樂性。

音感分為絕對音感與相對音感,其中,絕對音感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可以通過早期音樂訓練培養,可是過了一定年齡就很難再訓練出來了,擁有絕對音感的人,能從平時不為人注意的雜音中分辨出是何種聲音,在扒譜方面也擁有著優勢,如果天生就擁有絕對音感,在音樂的把握上也就比他人更加迅速、敏銳,自然就比他人進步的更快更好。

3關於心

(1-20分)

心是情感也是熱愛程度。對於音樂更加熱愛的人,對曲子的情感表達就越豐富強烈。旅美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周韻清就主張引領學琴者熱愛音樂,打開想像力,而這就需要創造熱情。

創造熱情是表演者對作品的二度創作,其創作的主要內容就是音樂的感情。在鋼琴演奏中創造熱情的激發與控制尤其需要得到充分地發揮,才能讓鋼琴音樂美妙生動地表達出來,它與個人的情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情感更豐富的人往往表達的音樂內涵更為深厚。

4關於眼

(1-20分)

雖然鋼琴音樂是聽覺上的盛宴,但彈琴卻離不開視譜。視譜是對於新曲子的閱讀能力,視譜的快慢與方位邏輯能力有關,音符是通過在五線譜上不同高度的位置來確定音高的,眼睛在看的同時也要結合方位邏輯思維,思維越強的視譜能力就越快,學琴的能力也就越強。而視譜能力差是學琴的第一殺手。

5關於腦

(1-20分)

若要充分利用手、耳、心、眼進行學琴,就離不開大腦的控制,大腦在這些天賦條件中起到紐帶的作用,通過大腦機能運轉,協調手的彈奏,耳朵的聆聽,賦予內心想像,調動眼睛的閱讀以及對音樂的記憶能力。

在彈奏中,音樂的記憶力是一種重要的音樂能力,也是視聽練耳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音樂記憶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音樂活動的效率,記憶力越強對於音樂的學習能力也就越強。

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音樂記憶力是將從外部獲得的音樂印象長時間地保存在意識中的能力,音樂記憶力是音樂想像力(作為已有印象的綜合)再現的源泉,是辨識過去已聽過的樂曲的源泉。」音樂記憶力與分析能力有關,不具備音樂分析能力的人,其記憶速度與準確性也會降低,學琴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這些優異的天賦條件可以讓你比他人更快更好的掌握學琴的技巧,但卻並不是學琴的必要條件。天賦只是一張離舞台中央更近一些的入場券,有的人近一些有的人遠一點,但是聽了多少、學了多少卻是看自己的意願與努力的,有的人即使拿到了尊貴的vip,但早早的離開了座位席,有的人即使離得遠了點,但卻一直堅持到所有人的離場,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最後變成了專享,那麼你自然就比別人懂得多學得好。

所以,說到底真正適合彈琴的人比起擁有著先天的優勢,更要擁有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心壯志。

以上五點每點各20分,你給自己打幾分呢?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pumHW0BJleJMoPMe2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