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講述|居家陪妻兒 我找回了飄忽的心

2020-03-06     運城新聞網

記者 孫芸苓

本期講述者:歐陽(化名),男,33歲,公司職員

  記者春節前接到年輕讀者歐陽的電話,電話里他向記者傾訴了對婚姻的迷茫和對自己感情的不確定。他說,在婚姻之外認識了一個離異的女人,開始只是在網上聊天,後來感覺到情感有些依賴。說自己結婚兩年多,已經有了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但他一直沒有在婚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覺就是個多餘的人。在網上認識了同城的這個比他大六歲的女人,感覺情感的天平傾斜了,但還保留著最後的理智。歐陽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記者提醒他一定要慎重考慮,因為妻子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是最需要他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做自己婚姻的參與者。前幾天,歐陽打電話給記者說,居家防疫期間和妻子孩子在一起,他找回了自己的心,決心好好過日子。

匆忙結婚,妻子是個安靜的女子

  我和小安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她屬於那種單純的性格,兩家老人都認識。那時的我剛剛經歷了一次情殤,和初戀分手了,心如死灰,老人催促得緊,我就妥協了。

  小安是個內向安靜的女孩,不像我那個初戀比較活潑。我們就那樣按部就班地約會,按部就班地聽老人的話結婚。

  剛認識小安的時候,總感覺我們的感情欠些火候,總也找不到那種心動的感覺。我本來還想再處處,找找感覺。可是,父母等不及,一直在催婚。

  一天在朋友圈裡閒逛,發現我心心念念的初戀曬出了婚紗照,那一刻我的心都麻木了。我知道,那個我愛了好多年的女孩,成了別人的新娘。我一個人躲到酒吧里喝了一夜酒,酒醒後就認命了。

  那天,小安難得主動來找我,看到我情緒不好,她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陪著我。我們就那樣默默走了很遠,走到了鹽池下面。

  在夕陽的餘暉里,我回頭看著身邊安靜的女孩,感覺到她那種安靜的美好,第一次擁抱了她,並在她耳邊說:「我們結婚吧!」

  她沒有說話,只是臉色緋紅地點點頭。我心裡想,這大概是就是人們說的緣分吧。

  在我們相處了半年之後,雙方父母開始張羅我們的婚禮。為了照顧方便,爸媽在他們小區給我們買了房子,我們結婚後就沒有做過飯,每天除了叫外賣,就是在爸媽那裡混飯。

  小安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特別的安靜,但我知道她是個很有主意的女孩。

  她喜歡把心事埋在心裡,對我的意見她不說出口,一旦到了臨界點她會一股腦都說出來。有些我忘記了的事情,她都記得很清楚。

  過了蜜月期,我們的矛盾就凸顯出來,那時我對我們的婚姻都失去信心了。本來我們約好,過幾年再要孩子,先在一起磨合,過過二人世界,誰知半年後她竟然懷孕了。

  懷孕期間,我倍加呵護,但還是有矛盾。她心思重,有了矛盾不和我溝通,就一個人生悶氣,我怕影響孩子,就低聲下氣地哄她。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醫院裡第一次看著那個皺巴巴的小生命,我的心情很複雜,欣喜之餘卻有幾分抗拒,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竟然就當父親了。

  有了孩子後,兩家人都把心思用到了小安和孩子的身上。開始是我媽照顧多,後來丈母娘為了照顧孩子,就住到了我家。為了更好地照顧小安,丈母娘決定和小安、孩子睡主臥,我被趕到了書房。因為孩子半夜起來還得喂奶粉,一會兒拉了、一會兒尿了,丈母娘怕我們應付不來。

  小安剛剛生育,身體弱,也需要照顧。我媽畢竟是婆婆,沒有丈母娘照顧著順手。白天我爸媽辛苦,晚上丈母娘辛苦,兩家老人全力以赴,我這個當父親的按時上下班,好像是個局外人。

  說實話,如今想起來,那段時間,我一直沒有進入當父親的角色。單位也忙,為了給他們騰地方,我臨時在書房搭了一張床。我想著等小安滿月過後,我再回主臥。不料,這樣就住了一年多,有時候單位加班,我就直接在單位住了。

  那段時間我就是負責跑跑腿,有時候在家裡待的時間長了,他們還嫌棄我礙事,好像我做什麼都不對了。

心寂寞,我差點做出背叛婚姻的事

  丈母娘是個強勢的女人,什麼事情都要做主,她在他們家就做主慣了。

  小安生孩子半年多的時候,我也感覺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曾經暗示小安,晚上我們兩個照顧孩子,讓老人回去休息。可是,丈母娘和小安對我很不放心,我只好繼續住書房。

  無聊的夜裡,我睡不著就看微信朋友圈。發現朋友圈裡有個女子,特別會做飯,時不時曬她的美食。我經常給她點贊,就聯繫上了。她還請我去她家吃過飯,飯做得精緻又好吃。

  一來二去的,她總找我幫忙。後來,我知道她離婚帶著個女孩,女孩都上小學了。

  她經常有事情找我幫忙,為了感謝我,經常做些吃的送過來。她手很巧,包包子很好吃,還會做點心、煲湯。時間長了,我心裡感覺她親親的,也喜歡把心事告訴她,她總是輕言輕語地和我溝通,讓人感覺很舒服。慢慢地,我每天總想見到她,都不想回家了。一天,她又送來了吃的,還帶來一瓶紅酒,說是她過生日,讓我陪她一起過。

  我們兩個人都喝了酒,當時一時動情,差點犯錯。好在因為小安的來電,把我拉回到現實,我慌忙找藉口家裡有事,落荒而逃。那事過後,我也曾經檢討過自己,反思了我的婚姻。我感覺在小安生小孩期間,因為大人的過度參與,我好像成了個局外人。

  後來,我丈母娘下樓買菜,把腳崴了,接到小安的電話我趕往醫院。拍了片子,醫生說問題比較嚴重,腳踝處一個小骨頭骨折了,馬上打了石膏。

  丈母娘崴腳後,沒法再照顧小安,小安又不希望我媽照顧,於是,我搬回了主臥。

心回歸,找回了做父親的責任感

  這次疫情在家裡待的時間長,父母又不方便過來。家裡終於剩下我和小安、兒子三個人。

  兒子一歲多,剛學會站立和邁步,一時都離不開人。小安做飯、我照顧兒子,我收拾家、小安照顧兒子,我們分工合作。我才發現,照顧孩子比上班還累。

  晚上,我們三個終於睡在了一張床上。第一夜,我和小安就起來了四次,給孩子喂了兩次奶,又給孩子換了兩次尿布。睡覺被打斷,半天睡不著,看著小安懷裡摟著孩子,睡得也不踏實,我心裡生起內疚。孩子都一歲半了,我難以想像從懷上孩子,到生下孩子,這兩年多小安是怎麼過來的。小安比我小兩歲,以前我太不理解她的辛苦了,心中有些自責。

  這段時間,白天我主動做家務,小安做飯的時候,我就陪孩子玩,一下都不敢讓他離開我的視線。

  一歲多的孩子好動,又走不穩,隨時都需要大人呵護。看著他慢慢走穩衝著我笑得燦爛小臉,聽著他嫩聲嫩氣叫爸爸的瞬間,我心裡暖暖的,第一次找到了做爸爸的幸福,心中也莫名地多了份責任感。

  看著廚房裡忙碌的小安,我想這大概就是人常說的居家過日子吧。

  其間,女網友也在微信上找過我,讓我給她買口罩,第一次拒絕了她的要求,我家也只買了一包口罩,沒有多餘的。小安每次外出回來,都是把口罩用熱吹風機吹吹再繼續用,而讓我用新的。我不能再做傷害妻子的事情,我暗下決心。我沒有答應幫女網友買口罩,她好幾天沒有理我。我靜下心來回想了我們之間的關係,她和我聯繫多是讓我為她辦事,好像我們之間的情分也沒有我原來想得那麼深。我在心裡告誡自己,適可而止。

  心回來了,也踏實了,我知道了自己的責任。武漢的疫情讓我感覺生命的脆弱,能成為一家人都是前世的緣分。我決定,踏實地工作和生活、保護好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才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oumTHEBrZ4kL1Vioit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