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毀於翻拍?《終結者》淪為票房弱雞!卡梅隆親自上也救不活

2019-11-03     武俠小王子

在本周上映的電影中日本導演新海誠的動畫《天氣之子》以及阿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黑暗命運》最受觀眾矚目。

作為好萊塢最知名的科幻IP系列,《終結者》從1984年第一部上映至今,已經有推出了第6部,而在這6部電影中,施瓦辛格每部戲都有參與,成為了系列電影的靈魂。

這部《黑暗命運》從製作成本上來看,算是好萊塢頂級;而陣容班底更是以老帶新的節奏,尤其四大主角共同大戰液體機器人,成為了電影最大的亮點。

當然這樣一部重磅科幻片,好萊塢選擇了全球同步上映,國內也與北美在同一時間上映;可是從周日11月1日上映至今,票房只取得了1.65億元人民幣。

而國慶上映《終結者》明顯後勁不足。11月3日票房更是被《少年的你》和《天氣之子》超過,單日不足3000萬的票房,更印證了電影的院線後勁乏力。

1991年上映的《終結者2》,代表了一代人關於科幻電影的情懷,尤其施瓦辛格飾演的機器人T800,也成為了科幻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這部新作雖然又施瓦辛格的加盟,火爆場面不斷,但是依舊沒能引起觀眾太大的好感;更有人角色好萊塢這麼做,是在過度消費經典IP,沒有展現出與名聲相匹配的電影質量。

從《終結者:黑暗命運》來看,電影更多的是延續了《終結者2》的結尾劇情,且跳過了3,4,5三部系列,期間造成的割裂感,一度讓終結者的故事體系無法自圓其說。

此外,電影依然延續了第二部中追殺、逃亡、反殺的老套路,就連反派也與第二部和第三部當中的液態機器人如出一轍,並沒有在故事上展現太多的創新意味。

最後《終結者:黑暗命運》的打鬥更如90年代的復古風格,槍械、追車、爆炸的輪番上演,對於看慣漫威大場面的觀眾來說,這些元素不免太老套和乏味。

無論是場面和故事上,《終結者》都沒有展現出創新,而票房更是隨著口碑的下滑,一路下跌,這也不顯得奇怪了。

其實在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創造出《終極者》這個故事支持,意圖把系列電影打造成一個暗黑科幻宇宙體系。

然而隨著兩部之後,後面的導演狗尾續貂,且在故事內容上沒有任何拓展創新,更讓每一部續集的故事均割裂成章,反而無法保證原有電影系列的完整性。

故事構架的停滯不前,這也是《終結者》無法與《復仇者聯盟》《哈利波特》等大IP相抗衡的對重要原因。

其實就深度來說,《終結者》所展現的主題思想深邃宏大、立意深遠,既包括人工智慧和人類的生存關係,以及人類對自我未來命運的反思,這在前兩部多少有些體現。

然而隨著卡梅隆卸去導筒之後,後面的導演顯然沒能把卡神的構思鋪開,束手束腳以及反覆翻拍,反而害了這個經典的IP。

從第一部《終結者》上映至今,已經35年,這樣一個經典系列毀在了翻拍手中,著實讓人可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kcnMW4BMH2_cNUgp-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