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工,你在哪呢?我馬上派人去接你!」早晨七點剛過,安徽亳州市中俄國際醫學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梅福緣就開始忙活起來。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樣的工作狀態對於梅福緣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口罩生產線上的一台重要設備壞了,早上一來就在忙這個事情,多虧了渦陽縣財政局的付自民主任幫忙聯繫了王工。」梅福緣一邊收拾辦公桌,一邊向記者感嘆。
臘月二十三,梅福緣早早地就給員工放了假,遠在北京的妻子和孩子也返回了渦陽老家,梅福緣的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他帶著家人一起置辦年貨,準備開開心心地過個團圓年。
「梅總,你們那還有口罩嗎,我們急需啊!」……正當梅福緣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時,幾通急促的電話讓他覺得事態有些嚴重。
「渦陽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各大藥房紛紛打電話跟我說,新冠肺炎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他們手裡的口罩已經供不應求了。」梅福緣說,「我當時也顧不上過年了,立馬發通知把工人喊回來加班,工資按平時的三倍發放,同時,把庫存的醫用一次性口罩全部按原價投放到市場。」
車間工人正在生產醫用一次性無紡布口罩。 高亞男攝
讓梅福緣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口罩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他的想像。公司庫存的原材料基本用盡,原有的供應商春節放假也沒有貨源,從市場上購買也幾乎不可能,公司的口罩生產馬上就要停滯,梅福緣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別著急,我來想辦法。」正在梅福緣一籌莫展之際,他接到了渦陽縣經信局局長燕化軍打來的一通電話。原來,從大年初二開始,燕化軍就一直在關注市場上防疫物資的生產,了解到梅福緣的情況後,燕化軍經過多方面溝通,才聯繫上湖州市一家生產無紡布的公司。
「當時那家企業要求排隊等待發貨,這我們哪等得了,索性直接去得了!」燕化軍回憶道,「大年初四,我和梅福緣連夜帶車趕往湖州,當時人家還不願意給貨,我就一直再跟他們商量,好說歹說,最後拿到了20多噸的無紡布材料。」
疫情期間,梅福緣的公司「人休機不停」,每天的口罩產量從一萬個,提升到三萬個,但相對於疫情防控的需要,這樣的生產量還遠遠不夠,想要擴大產能,就必須增加生產設備。
得知梅福緣的困境之後,燕化軍立刻通過省、市經信系統和廣東省東莞市進行聯繫。2月1日,大年初八,燕化軍再次陪同梅福緣趕往廣東。
「可想而知,那個時候要買到設備是多麼不容易。我們做了幾手準備,一是通過安徽省經信廳和廣東省的相關部門進行了溝通,二是我們開了政府的介紹信。」燕化軍一邊說,一邊苦笑。「就這樣,才好不容易從廠家那裡訂購了十台設備,好在這幾天就能到貨了。」
購買渠道有了,購置費用從何而來,這又成了一道難題,再加上春節期間工人們每天的工資支出,梅福緣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沒辦法,還是得求助政府。
梅福緣這邊一提出,縣政府便積極協調支持,渦陽縣農商行迅速上門對接並制訂專項金融服務方案,「急事急辦、特事特辦」,48小時內就為公司發放了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梅福緣的燃眉之急。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將還進一步落實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相關政策,幫助梅福緣和他的公司輕裝上陣,開足馬力,加大生產。
「有了政府的支持,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現在,我要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父老,為打贏這場戰役作出應有的貢獻!」梅福緣激動地說。(田先進)
責任編輯:張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