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倫周刊》撰稿人萊斯利·諾頓
編輯 | 彭韌
如果過去幾天你有種被市場情緒打敗的感覺,你可能會從丹尼斯 · 莎爾的建議中受益。 她是情緒在決策中扮演作用方面的專家。
這位為對沖基金經理和職業運動員服務的業績教練,據說就是美劇《億萬富翁》中精神病學家溫迪 · 羅德斯(Wendy Rhoades)的現實版。當市場正在崩盤時,《巴倫周刊》諮詢了莎爾。莎爾曾是一名交易員,擁有神經精神分析學高等學位,著有《市場心理遊戲: 投資、交易和風險的激進心理學》(Market Mind Games: a Radical Psychology of Investing,Trading and Risk)。
莎爾和她創立的再思考集團(ReThink Group)的同事們幫助客戶「將他們的恐懼用語言表達出來,而不僅僅是付諸行動,」 莎爾說。
丹尼斯 · 莎爾
以下是對話的精簡編輯版本
《巴倫周刊》: 漫長的牛市已經經歷了數十次恐慌襲擊,但這次下跌肯定會引起恐慌。
莎爾:我剛剛接到某隻狀況不錯的基金管理人的電話,這隻基金在歐洲持有流動性差的多頭頭寸。他們度過了一個還算體面的二月和三月,他覺得他現在必須做點什麼,否則就會被摧毀。
我的客戶總是想知道我會做些什麼(莎爾曾經是一名交易員),但我不願意直接提出建議。他們總是想知道其他人在做什麼和在想什麼。當他們聽到自己位列市場前25% 的人中時,他們感覺會更好。所以這個對話者現在意識到,他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他們可以等待。
《巴倫周刊》:告訴我們你的做事方式。
莎爾:我們都認為,這關乎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撬動點就是改變你的感受。這可能需要他們容忍恐懼的能力,讓他們意識到並承認他們的恐懼。顯然,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流行病,確切地說是前所未有的。
嚴重的恐懼是合理的,部分恐懼可能會發揮作用,部分恐懼是過度反應,或者弄錯了優先權,比如是該為明天調整損益表,還是從3月初開始保護它?這並不重要。
決策的超力量是問「我的感覺是什麼,為什麼」 ,並能夠準確理解這個問題的兩個部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
《巴倫周刊》:關於本我(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對本能慾望的稱呼),你會談論多少?
莎爾:我談論人們願意談論的話題。其他人可能會試圖強迫人們去面對他們的本我恐懼,而我不這麼做。典型的情境是害怕錯過機會。這背後是對未來後悔的恐懼: 他們有損益表,擔心回報,或者擔心他們承擔不起損失並堅持下去,因為他們預計未來會對自己感到憤怒,這使他們繼續從事這個交易。
「倫敦鯨事件」(London Whal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2年,摩根大通(JP Morgan)交易員在信用違約互換(CDS)方面的巨額頭寸讓該行損失了62億美元。這是在制度層面上未來的遺憾。
然後它開始需要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或者需要證明自己是聰明的。在過去的幾周里,有一個客戶的交易量明顯過高。對於這位特殊的投資組合經理,員工們束手無策。他們總是試圖談論邏輯和機會。我說,「夥計們,他想證明自己很聰明」 。他們說,「他已經知道他是這個房間裡最聰明的人。」
他的行為是基於他害怕失去這個名聲。所以他在掙扎,表現出恐慌。這種恐慌並不是因為這個月上漲或下跌了1% 或2% 。它是關於「這對投資者來說會是什麼樣子?他們會意識到我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聰明嗎? 」
人類的典型境況就是自我懷疑,這就是冒名頂替綜合症。
《巴倫周刊》:當客戶的心理狀態已經很糟糕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莎爾:我試著讓他們感受它,描述它,並談論它的真正含義。一旦他們開始這樣做,就會出現災難性的情況。我問,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一旦他們真正允許自己去感受和描述它,他們就會意識到(災難場景)比他們想像中更不可能發生。
例如,對於這個持有流動性不佳的歐洲頭寸的客戶,我說,「讓我們來看看你能做的事情」。你可以關閉該基金,做空標普500指數,然後。無論是他們預測的事件,還是他們可以採取的行為,我試著讓他們能夠被意識到。真正的研究表明,一個人越能區分他們的負面情緒,他們就越能在高風險情況下賺錢。所有那些關於「不要害怕,不要驚慌,不要控制你的情緒的建議」效果都並不好。
我說,讓我們弄清楚你真正想要完成的是什麼,並理解信心和信念的矩陣。
《巴倫周刊》:是否有某些性格特徵絕對不應該做出快速反應的決定?
莎爾:人們總是問我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只有一個還算不錯的人格模型,那就是組織人格特質的五因素模型。
《巴倫周刊》:對於那些沒有經歷過熊市的年輕人,他們對待熊市的方式是否與老手們不同?
莎爾:我不能準確地回答那個問題。實際上,有一天,我和一個從未見過股市下跌的32歲的投資者交談。他說,「噢,所有這些波動都創造了機會。」
在牛市期間,許多小投資者訓練自己購買指數基金,忽略市場的磨難。這是傳統智慧正確的地方之一。你的時間框架是什麼?如果你五年內都不需要這筆錢,那麼你應該咬緊牙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巴倫周刊》:一個人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無論是個人決定還是像交易這樣的專業決定?
莎爾:弄清楚你的感受,以及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如果你做出任何決定,弄清楚你預測將會得到什麼感覺。這不是一門確定的科學,但是最好的前沿神經科學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證明大腦不是刺激-反應模式的——也就是你看到一些事情就對那些事情做出反應。
相反,我們的大腦總是無意識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這是情緒預測。你在預測你的情緒ーー它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覺。你沒有意識到,這直接導致了未來的後悔: 「哦,我的這個月到這周末看起來會很糟糕。」
人們認為他們是在思考數據,但實際上他們在想的是,「我不想在未來感覺糟糕」。這就是這個決定的真正意義。當你把這個決定擺在桌面上,你可以看到它,檢視它,研究它,這會消散這種你不知道它在背後運作的影響力的力量。
《巴倫周刊》:你的個人帳戶是什麼樣子的?
莎爾:我持有現金。我干這行有一段時間了,2008年和2001年時我還在做交易。當所有這些外在因素還在驅動著市場時,消除負面心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巴倫周刊》:在這次金融危機之後,對普通投資者的心理傷害有多大?
莎爾:過去不信任市場的人現在也不會信任市場。無論何時出現戲劇性的拋售,都會有更多的人不信任市場,他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重新嘗試。在人群中蔓延的恐懼浪潮取決於人群與市場的距離有多近。
專業人士通常不會受到傷害。我認識一個1987年爆倉的傢伙。上世紀90年代,我在威斯康星州的一艘船上,他的聲音夥伴們開玩笑說,當時他已經把這艘船賣給了另一個人。我說,「這有什麼關係嗎? 」 他們說他需要資金重新開始交易。這才是真正的專業。
投資心理書單
行為金融學:洞察非理性心理和市場
作者:詹姆斯·蒙蒂爾 譯者:黃朔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在眾多名為《行為金融學》的書中,GMO資產管理公司的詹姆斯·蒙蒂爾的這本也許是最值得看的一本。詹姆斯·蒙蒂爾是一位以特立獨行、善於批判傳統理論而著稱的交易者和投資家,也是市場公認的行為金融投資大師,這本書把蒙蒂爾作為一名行為金融研究者的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者的實踐經驗結合在了一起,為專業投資者避免由於心理因素而導致的錯誤和偏見提供了一本深入的指南。
非理性繁榮
作者: [美] 羅伯特·J·希勒 譯者: 廖理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非理性繁榮》探討了跨越百年歷史長河的西方金融市場波動規律,基於對股票、債券、房地產市場的回顧,診斷了危機產生的結構、文化及心理根源。「非理性繁榮」一經提出,就幾乎成了金融市場波動的心理根源的代名詞,作者羅伯特·J·希勒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本書也成為了歷史上最暢銷的經濟學專著之一。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全民瘋狂
作者: 查爾斯·麥基(Charles Mackay) 譯者: 黃惠蘭 / 鄒林華
出版社: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卷出版公司
點擊圖片購買
這是一部關於群體性盲從行為的趣味歷史。作者查爾斯·麥基以充分的史料生動地敘述了十五個主題的全民性荒誕風潮。
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
作者: 拉斯·特維德 譯者: 周為群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這本書提供了金融市場心理學的全面最新研究成果,刻畫了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因素是如何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化的,奠定了證券市場技術分析的一整套行為學和心理學基礎,是一本經典的金融心理學教科書。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傳奇投機大師巴魯克自傳
作者:伯納德·巴魯克
譯者:池明燁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本書是股票投機大師伯納德·巴魯克的自傳。它先向我們展示了巴魯克的人生經歷和投資經歷,介紹了他的人生哲學和投資哲學。讓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要屬巴魯克在1929年股市大崩潰來臨前成功逃頂。在這場讓格雷厄姆都傾家蕩產的大股災面前,巴魯克卻最終全身而退,為此伯納德·巴魯克獲得了「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的聲譽。
超越恐懼和貪婪
作者: 赫什·舍夫林 譯者: 賀學會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點擊圖片購買
《超越恐懼和貪婪》是第一部為從業者撰寫的真正綜合性的行為金融著作。作者舍夫林認為,金融從業人員必須了解並領會行為金融,心理學在金融行為中的應用,以便避免因人類錯誤而導致的許多投資陷阱。
翻譯 | 小彩
版權聲明:
《巴倫》(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0年3月13日報道「Suffering From Market Panic? This Performance Coach to Hedge Funds Can Talk You Through It.』」。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