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英國經過兩次申請加入了一個群,想著都是歐洲弟兄,有空沒空大夥多走動走動,結些人脈,生意也好做些。再不濟,也能圖個抱團發展的「氣勢」。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加入這個群,還要時不時發些紅包,就算如此,還是撈不到群主的身份,後來連管理員的特權都沒有了。
於是英國便嚷嚷著退群。
令他們更沒想到的是,退群的麻煩超乎想像。談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在今年1月31日在形式要到了結果,但是似乎手尾還長著呢。
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脫歐協議,英國人說要修改,但是曾經的歐盟兄弟告訴他想都別想。
當然,英國人也不認慫,態度堅決,表示不改是不可能的,可以談就繼續談,談不了大不了無協議脫歐。
這不,在當地時間9月14日,英國議會正式討論「內部市場法案」——脫歐協議中最關鍵的一環。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否是為了勸英國「三思而後行」,這兩天,各大市場分析機構紛紛發布了關於英國脫歐特別是無協議脫歐後要面對的「市場後遺症」的研究報告。
根據英國就業研究所(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Studies)的分析,今年秋季英國企業將裁掉約45萬個工作崗位,而且還是保守估計,因為這是根據現有確定數據做出的判斷。
按照英國法律規定,如果僱主的裁員人數滿20人,就必須向破產服務機構提交申請,英國就業研究所就是以申請數據作為依據得出結論的。
很顯然,這些數據至少還沒有包括裁員不超過20人的企業和尚未申請的企業。
所以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IES的市場分析師Lucy Meakin在其學術報告中估計,可能比45萬還要多40萬。同時,他還表示,如果無協議脫歐,給英國企業的歐洲市場將是毀滅性打擊,由此會導致到了2021年,英國失業率達到其歷史最高峰(金融危機期間)時的2倍。
這樣的說法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目前英國的企業還處於疫情工資補貼計劃期間,按照該補貼計劃,企業如果不裁員,80%的工資將由財政承擔,截至時間為10月底。
截至9月10日,還計劃涉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60萬,財政的壓力可想而知。就為這,英國國家債務已經突破了2萬億英鎊。
另外,汽車行業目前也是憂心忡忡。
9月13日,英國23個汽車行業協會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無法達成協議將導致關稅增加,這會提高汽車價格並減少需求,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減產300萬輛汽車。聲明指出,無法達成協議可能會使歐盟工廠損失577億歐元,英國工廠損失528億歐元。
也就是說,如果脫歐沒有談妥,英國汽車行業出現的損失將達到1100億歐元以上。這是什麼概念呢,給個參照物吧,向今年疫情影響這麼嚴重的情況下,英國汽車行業上半年算是也就132億歐元。
其實,按照BBC披露的信息來看,歐盟和英國目前達成的共識僅僅限於大多數商品的關稅和無配額准入。按照英國內閣前首席經濟學家波特斯的說法,無論達成協議與否,都會出現新的重大貿易壁壘。這就好比兄弟鬧分家一樣,就算最後和解了,也不可能讓彼此那麼舒服,更何況,英國和歐盟還不是「真正的兄弟」。
因此,波特斯預測,脫歐十年內,英國GDP萎縮8%。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9月1日開始,英鎊在9個交易日內經過了三次大跌和三次小跌,總跌幅將近5%,各大做空機構紛紛摩拳擦掌,嚴陣以待。如果再出利空消息,估計200日均線是撐不住了。
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各位投資需理性。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