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美食」難忘美味豬大油

2019-07-27     最青州

美味豬大油

周義軍


八十年代以前,人們普遍習慣吃豬大油。買肉就衝著那肥一些的去,也是為了多煉點油。

學生放學回到家,會悄悄地溜到飯屋裡,掰塊冷饅頭,撮著一塊豬大油,趕快跑到街上。先吃饅頭,後吃豬大油,也不顧夥伴們羨慕嫉妒恨。最沮喪的事,莫過於饅頭吃的差不多了,期待著美美的吃豬大油的時候,那豬大油卻掉到了地上,可氣的是夥伴們還在幸災樂禍。




豬大油香味,能激起食慾。當到了冬季,每天的飯桌上,幾乎都是燉白菜,能把白菜燉出味來,就離不了豬大油。那個時候,記憶最深是紅燒肉罐頭,每當打開罐頭,瓶子上面那白白的豬大油,那軟綿綿又嫩又滑的感覺,糯糯的豬大油香味很誘人。還有鐵盒的午餐肉罐頭,切成片擺個盤,更是奢侈的美味佳肴。



煉豬大油要有耐心,肥肉膘切片,少放點底油溫火慢煉,煉好的豬大油盛在瓦罐里,待涼過後就是雪白的油脂。炸過了油的油脂垃也是很好的食材,撒點鹽或者是白糖,吃起來格外的出味。要說出油率高,還得是豬板油,別看著像網狀並不好看,練出來油來卻是佳品,對人體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暢、燥咳等症狀。




味道純正的豬大油,也是與豬肉的質量有關。寺頭鎮豹虎峪村,四面環山,進出村的路就一條山間小路。原來居住著二十幾戶人家,在十幾年前,整體搬遷到了峪口黃龍山下。




村民劉興良的兩個兒子都在濰坊工作,老大劉傑買了近百頭小土黑豬,讓父親在原來村裡的老屋散養,豬耳朵都有JPS定位系統,任其滿山跑,反正跑到那都知道。劉興良每天就在山上給豬撒點玉米,散養的豬主要是吃山上的瓜果和野草。豬肉的質量好,讓濰坊的一家公司按照每斤40元包銷了。初冬時節,劉傑喜得千金,我和朋友應邀到豹虎峪村送王助米,劉興良特意宰了一頭380斤的土黑豬,並請來王莊的鄉櫥劉興高,專門做了十二八宴席,感覺用豬大油作出來的菜品,就是傳統美食的味道。




食用豬大油,有利有弊。凡事都有一個度,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調節,適當食用一些豬大油,還是很有益處的。




作者簡介

周義軍,山東散文學會會員,《鄉土臨朐》之欄目:「舌尖上的臨朐美味」、「民俗非遺」特聘專家組組長,臨朐美食活動顧問;合作聯盟運營部部長,《鄉土臨朐》首席撰稿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Oy9RWwB8g2yegNDdsH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