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來了!垃圾分類的「文山腳步」如何走?

2019-07-26   文筆塔網

最近

垃圾分類「刷爆」各地

不少網友都發出了不厚道的笑聲

不過,可別笑得太早

垃圾分類

可能就要輪到咱文山了


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消息,垃圾分類舉措未來將向全國推廣。2019年起,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那麼

咱文山垃圾分類情況如何呢?

什麼時候開始實行垃圾分類??

文山人又是如何看待垃圾分類的???


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學校、居民小區及管理部門等,探訪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的「文山腳步」。


垃圾分類普及 學校先行

7月22日,記者來到文山實驗小學東校區,整治乾淨的垃圾分類回收點,各種顏色的垃圾桶擺放整齊,在回收點周圍設置有各種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欄,從垃圾的種類、如何進行分類等進行全方面的宣傳。




據了解,文山城區很多中小學及幼兒園都將垃圾分類知識帶進校園、融入課堂並提倡融入每個孩子的生活中,讓垃圾分類知識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們的生活。

一個小孩能帶動一個家庭,以小帶大,讓每個家庭都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孩子在家會提醒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現在我們家裡就有意識地將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會將可回收的垃圾,如包裝紙、紙殼等留下,不可回收的垃圾就直接丟垃圾桶。」王女士說,她的女兒在城區一小學讀二年級,在孩子的提醒下,王女士每次丟垃圾時都會有意識地進行簡單分類。


鼓勵和支持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這是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途徑之一。讓垃圾分類意識更好地向每個家庭滲透,形成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社區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

小區居民期盼設施更完善

記者走訪了文山城區的金色水車小區、恆豐物流小區、華宇臥龍府、逸品東駿小區、亞龍都市花園等小區,大部分小區的垃圾桶都是普通的垃圾桶,設置分類垃圾桶的小區少之又少,有分類的垃圾桶,也僅僅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通過觀察發現,部分市民還是沒有按照垃圾桶的垃圾分類性質投放垃圾。




記者採訪了幾位小區業主,均表示對垃圾做更細的分類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不太了解垃圾的種類,但他們贊成進行垃圾的細分,希望政府在垃圾分類方面多進行宣傳,在垃圾桶的設置上再進行細分。

市民王女士說:「不會分類,家裡的垃圾都放在一起直接扔。分不清垃圾的類別,雖然平時會在電視上看到,但在生活中分不清楚。垃圾分類很好,對環境也比較好,自己會積極了解垃圾的類別。建議先從垃圾桶做起,現在小區里的垃圾桶都只有一個,沒有分類的垃圾桶,應該置放分類垃圾桶,然後物業多進行宣傳。」

「垃圾分類是很好的處理方式,而且對環境也很好,不會覺得垃圾分類麻煩,家裡多放幾個垃圾桶就行,從丟的時候就開始分類,大家都養成這種習慣是進行垃圾分類最好的辦法。建議在垃圾桶上貼上標識,讓大家都形成一種意識。」市民鄭女士一邊提著垃圾往垃圾桶走去一邊對記者說。




目標:到2020年文山城區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35%以上

記者從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根據國家發改委、住建部關於垃圾強制分類的要求,到2020年文山城區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將 實現35%以上的總目標,將邀請專家制定文山州垃圾分類5-10年未來規劃及實施方案,明確階段性目標和任務。

文山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服務範圍主要為1市7縣城區及附近城邊村,服務範圍內人口規模約為72萬。目前,文山州生活垃圾處理總量約為731噸/日。截至2019年6月底,全州各縣市滲濾液產生總量為794噸/日,滲濾液處理站已建設完成8座,已經建成運行,滲濾液處理量為490噸/日。

目前,文山州共有焚燒發電廠2座,即文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硯山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其中,文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處理規模600 噸/天,裝機配置12KW(最大功率),總投資37000萬元,正在建設中;硯山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於2017年10月份建成並投產運營。

全州城市平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其中,文山市處理率99%、硯山縣處理率98%、西疇縣處理率97%、麻栗坡縣處理率97%、馬關縣處理率98%、丘北縣處理率98%、廣南縣處理率98%、富寧縣處理率99%。

文山城區部分物業公司表示,支持垃圾分類,將會在電梯裡面粘貼海報進行宣傳,小區裡面的公共宣傳欄也會進行宣傳。物業相關人員會先進行垃圾分類學習,然後到小區進行宣傳,帶動居民,讓大家都有垃圾分類的意識,這樣推廣起來才更容易些。建議各位市民也要提高垃圾分類的意識,否則就算買了垃圾分類的垃圾桶也沒有用。


走好垃圾分類之路

提高意識是關鍵

「我們分類了也沒作用,垃圾車一來還是一起運走!」部分市民這樣認為。市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這也是垃圾分類的一大「痛點」之一。

從「不知道怎麼分」「太麻煩」「前端分類後端混裝混運沒意義」等原因來看,對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從認知到行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普及去宣傳。如何讓市民了解分類、願意分類、方便分類,這也將考驗著各級政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垃圾分類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大環節環環相扣,相互制約,是一個閉合整體,要著重做好各環節的無縫銜接,把垃圾分類做細做實。

「文山州將在逐步完善末端處置環節的基礎上,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加強電視、報紙、網絡、廣播、戶外廣告、宣傳欄、車身廣告、電子屏等宣傳,建立長期有效的宣傳機制,讓生活垃圾分類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州住建局工作人員表示。



垃圾分類

據了解,目前文山州城區有生活垃圾中轉站26座,密閉式大型垃圾運輸車37 輛、密閉式小型垃圾收集車335輛、洒水車24輛、掃地車26輛。分別投放了資源垃圾回收箱6169個,箱體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果皮箱設置間距為30-70米,平均約50米;垃圾回收箱沿城區主要道路布置,主要布置於接口,公交站、公廁等附近,布置間距110米-180米,平均布置間距160米。

文山州還將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根據城市精細化管理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涵蓋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台系統的智慧城管系統,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中端收運和末端處理的全過程智慧化監管,達到各類生活垃圾及其再生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的監管效果。

文山的垃圾分類之路

離我們每一位市民生活越來越近

如何走好垃圾分類的「文山腳步」

這是一個值得認真考量的問題


來源掌上文山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