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的後半生,往往活在這三種處境里,太現實了

2019-07-17   禪心美語

有人這樣說:「老實人就是傻瓜,雖然一片好心,結果還是自己吃了虧。」雖然看似有偏見的成分,但不可否認,很多時候,老實人的情況總是好心又吃虧。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如果做人太老實,生活中吃虧肯定是有的,還會給自己樹立很多的障礙和麻煩。老實人的後半生,往往活在這三種處境里,太現實了。

一、把自己變成小羔羊

說實話,現實社會很多時候,「老實人」的標籤就等於好欺負。無論是工作環境或者學校,那個最老實的,一定是被眾人像羔羊一樣欺負的。

所謂「斗米養恩,擔米養仇」有時候一時的好心,別人可能感謝你,但是如果一直是老老實實的好人,別人就會習以為常,把你的好心當成理所當然,做得好是應該,做的不好就是仇恨了。

因為不想多惹是非,卻因過於老實,把自己變成小羔羊,任人宰割,豈不是太過遺憾,反而在生活有了更多是非,得不償失。

二、不受親朋好友的待見

做人太老實,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忽視了禮尚往來的走動。無論多親密的朋友,多親近的親戚,如果不懂得維護,早晚都會變得陌生。

「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再親的關係,如果不主動維護,也會疏遠;再熱情的人,如果一直被對方冷落,也會變得消極面對。所以性格過於老實的人,最容易忽視了與他人的主動聯繫,最後被人冷落,不招人待見。

做人太過老實,往往顯得不近人情,雖然內心可能是火熱的,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冷淡的,所以對方也不會堅持自己的熱情,去面對一個態度冷淡的人。

三、容易與父母產生隔閡

俗話說得好「越是會哭的孩子,越有奶喝」,與父母相處,孩子越是會撒嬌,越受寵愛。其實不父母偏心,而是會撒嬌的孩子與父母之間,有來有回的互動多了,自然更親近。

而面對老實的孩子,父母內心也是愛的,只不過一個不會表達,一個不會理解,雙方溝通的少,反而更尷尬。很多事情,越是不說,越不容易說;越是不溝通,雙方的代溝越深,自然而然就產生距離了。

對父母來說,孩子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在父母面前,越像個孩子,反而越能感受到父母親情的濃烈,所以反而性格老實的人,與父母之間顯得冷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