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情緒高漲,有時悲觀絕望,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都曾有類似的經歷。這其實是一種名為雙相情感障礙的精神疾病,過去稱為躁鬱症。
雙相情感障礙是以躁狂或抑鬱的反覆發作和交替發作為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表現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常導致誤診,尤其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造成診斷困難的主要原因在於較輕的躁狂症狀沒有被識別。具體來說,多數病人首次發病表現為抑鬱症狀,隨後的發作儘管出現過躁狂的表現症狀,但易被患者或醫生忽略。
當病人處於輕躁狂狀態下,會覺得情緒高,思維敏捷,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很少,即使長時間加班也不覺得累。特別是剛剛從抑鬱狀態轉到這種狀態時,病人往往認為這是他情緒最好的時期,一般不會主動就醫,而到了抑鬱發作時,又常常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狀。
正是雙相情感障礙的複雜性和隱蔽性,使其實際檢出率和診斷率極低。沒有正確的診斷也談不上正確的治療。雙相障礙患者被誤診為單純的抑鬱症不僅會延誤治療,而且使用抗抑鬱劑還有可能導致患者從抑鬱狀態轉向躁狂狀態。
作為精神科醫生,在接診抑鬱症患者時,需要特別關注患者有無躁狂、輕躁狂症狀或病史,患者也要在醫生的詢問下提供相關信息,能否在第一時間把雙相情感障礙識別出來對於病人的治療和康復至關重要。
另外,隨訪研究發現,經藥物治療已康復的患者在停藥後的1年內復發率較高。應儘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並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
本文由北京回龍觀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王紹禮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王明昊(實習生)、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