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寒門還能出貴子: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吉林寒門學子李東明

2019-10-19     亦君說書

10月18日,人民日報發文稱讚了揚州大學學生李東明。李東明今年大四了,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父親腿有殘疾。從小父親就教導他:「窮不怕,只怕不爭氣」。

從大一開始,李東明就堅持打數份工,他在揚州瘦西湖邊管過遊船,負責將遊船拉到岸邊,又在快餐店端過盤子。

除去每周休息一天用來學習,李東明的課餘時間幾乎都在打工,平均每天打工時間超過6小時,每月可以掙3000元工資,留下1000元生活費,其餘全寄給父母。

李東明說:「如果自己不謀出路,書就讀不下去了,雖然學校又給我一些幫助,但總靠別人,只能解決一時。」

大一到大三,殘疾的父母在老家由姑姑照顧。想不到天有不測風雲,今年上半年,姑姑又去世了,李東明回了老家,把所有的積蓄都留給了姑姑的家人。父母沒了人照顧,一邊打工一邊考研的李東明乾脆把父母接到了身邊,一家人蝸居在40平米的出租屋,開支比以前更大了。

李東明一邊實習一邊打工,還要照顧父母,準備考研,整個暑假,沒有休息過一天。但他覺得日子過得踏實,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很快樂。

有個清貧的退休老教授聽說了李東明的事,主動提出捐出自己的一筆3萬元的存款給他,可李東明只收下了5000元。因為生活的苦難,畢竟還是要他自己扛過去。目前李東明扔在準備考研,他說,「雖然命途多舛,但生活的苦難壓不到我,感謝社會各界和學校的關愛,真的非常感謝,以後一定要學好本領,回報社會,在我有能力的情況下,也去幫助他人,讓愛傳遞。

這個小伙子的未來一定是一片光明的,這麼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麼能難得倒他?還有什麼能苦過一邊打工一邊考研一邊照顧殘疾的老父老母呢?這樣堅毅有志氣的孩子,難道不算「貴子」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大概是去年的高考狀元說的,大意是現在學得好的孩子都是父母「喂了」大量資源,養育出來的。窮人要想憑自身努力考到第一梯隊,靠讀書出人頭地很難了。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事實。窮人的孩子確實接觸不到很多教育資源。但他忽略了一點,貧窮也可以是一種財富

這裡就引出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寒門還能出貴子?

1、要讓孩子直面貧窮和苦難

考上北大的河北某貧困縣出身的寒門女孩王心怡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感謝貧窮》。這個姑娘在文章里這樣寫「我第一次直面貧窮與生活的真相,是在八歲那年。姥姥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平靜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顆石子,突然被擊碎。一家人焦急慌亂,卻難以從拮据的手頭拿出救命錢來。「

王心怡還說: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貧窮和苦難有時候會帶來滅頂之災,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成敦促人上進的鞭子,變成寶劍鋒自磨礪出的磨刀石。一個孩子,能夠真正直面貧窮和苦難,並不懼艱難,奮力向上,在這一過程中,所汲取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是難以估量的。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跟難題奮戰,為了青春期的小煩惱而不開心時,寒門的孩子已經挑戰過了生活中最大的boss貧窮跟苦難,拿到了難以估量的經驗值。

可惜的是,有些父母,自己被貧窮和苦難壓得抬不起頭,卻偏偏要給孩子偽造一個歲月靜好。曾經見過一戶人家,父親殘疾,母親跟人跑了。全家靠吃低保,領救濟過日子。爺爺奶奶一把年紀了,還要出去打工掙錢。就是這樣的家庭,平時給孩子說的最多的卻是:「虧了誰也不能虧了娃,娃兒你放心,別人有的,我們儘量滿足。」有次那孩子想要一雙好一點的球鞋,那個月奶奶和父親就忍著沒買藥,把醫保的錢套出來給孩子買了一雙五六百的球鞋。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家還想培養「富二代」。我不明白,窮不是罪,為何要如此遮遮掩掩。作為寒門子弟,除了用貧窮來磨礪自己,難道還有別的長處去跟人競爭嗎?

2、不抱怨的父母能培養出貴子

寒門能出貴子,跟父母對待貧窮和苦難的態度關係很大。今年被清華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點名的林萬東就出身於一個貧窮卻樂觀的家庭。林萬東的家鄉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姐弟三人都在上學。姐姐讀大學,弟弟讀高一。父親有腦梗和腰傷,還有個腿腳不便的85歲的老爺爺。

這麼貧窮的一家人,還堅持要三個娃兒讀書,離不開林萬東的母親孔大桃。這個41歲的女人,一直在昆明的工地上搬磚,比普通小伙子乾得都多。明明生活對她並不厚待,她卻從來不抱怨,對未來充滿希望,只要看到孩子們的成績單,就覺得一切苦累都值得了。

母親的樂觀積極,影響了林萬東,他說:「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北大寒門女孩王心怡曾經因為穿了一件土得掉渣的棉襖,被同學笑話後哭著回家。媽媽沒有抱怨,沒有咒罵,只是平靜地說「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貧窮的父母總是說「咱家窮,你拿啥跟人比」;「誰叫你不投個好胎?」;「那麼貴的東西,你有啥資格看?」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父母的抱怨,把貧窮生生變成一瓶毒藥,一點一點腐蝕了孩子的心靈。

3、寒門要教會孩子感恩

寒門還有一種現象,把全家的資源集中到一個有出息的孩子身上,結果養出了一個白眼狼。我曾經看過一個求助帖,那個女孩是個養女,養父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現在她考上了名牌大學,父親卻癱瘓了。她發帖說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個孩子也許也從貧窮和苦難中汲取了力量,但卻沒有感恩之心。如果有心,就會像李東明一樣主動把父親接過來。上網求助不過是為了找理由讓自己能夠心安。

林萬東在高考結束後主動跟母親去工地上搬磚。光有成績成不了貴子,還要懂得感恩。一個懂得回報社會,回報父母的人,才能獲得貴人相助。

最後,寒門不是出不了貴子。只是需要有一個敢於讓孩子直面生活的真相,樂觀積極面對生活,教會孩子懂得感恩的原生家庭。

貧寒和苦難陪伴孩子砥礪前行之日,就是寒門出貴子之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MPX6W0BMH2_cNUg0f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