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EMBA人文盛典即將舉行,思想盛宴邀您共赴 | 推廣

2019-09-03     哈佛商業評論

復旦EMBA人文盛典即將舉行,

思想盛宴邀您共赴!

近年來,我國各行業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全新的挑戰。資本迅猛擴張,科技飛速發展;從電商巨頭之間的「口水戰」,到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論爭……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我們,在人文精神缺席的情況下,我們無從討論科技發展、商業秩序,釐清自身的變化與進化。

在西方,針對企業基於人文精神的社會責任感文化研究,已日漸成為管理學界的一大熱門。

如同羅傑·康納斯(Roger Connors)在其企業責任感文化研究專著《引爆責任感文化》中所說,在如今激烈的競爭中,企業若想實現既定目標、獲得優異戰績,就首先應該讓成效導向型的責任感文化深入企業的骨髓;責任感不是一種選擇,也不是一種時尚,而是當今的商業社會對企業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

由此,在全球範圍內,企業如何開展自身社會責任感的履行與人文精神的構建,如何踐行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道德情操論》中「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是為了什麼……歸根結底,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同」的呼籲,已愈發成為各界對偉大企業的期許。從設立於1999年的美國「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DJSI),到設立於2001年的英國「富時社會責任指數系列」(FISE 4 Good),對企業社會責任量化指標的多元化、豐富化,正是國際社會對其日漸重視的一大佐證。

然而,相比較之下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中國在這方面一直不乏源遠流長、言簡意賅的智慧成果。

《禮記·大學》有雲,「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在修齊治平的理念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係以格物致知為基礎互為促進,這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抹重要底色:兼具經世濟國的遠大抱負與人文關懷的高尚理想。

而在《易·賁卦·彖傳》之中,更是早就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哲思。事實上,這也力證了中國是人文思想的最早誕生地。

在西方的企業社會責任感擔當與中國的修齊治平人文理念的碰撞與結合之中,我們將收穫哪些智慧的火花?

2019復旦大學EMBA人文盛典依然延續了「藝沁人文,篤志商道」的主題。今年的主線將是「新時代商科教育的人文公式」,以引導大家思考商業社會的行走之道,完成一場對人文精神的深度討論,旨在表明復旦大學EMBA所踐行的「商道人文,融匯貫通」的教育理念,證明EMBA教育中的人文部分的必不可少,建立新時代商科教育的標杆。

議程與嘉賓

時 間

9月7日(星期六)8:30-16:30

地 點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李達三樓2F報告廳

主辦方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承辦方

復旦大學EMBA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主持人

錢世政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上午

致 辭

陸雄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袁 新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黨委書記

主旨演講

滕俊傑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監事長

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監事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曾2次獲「五個一工程」獎,18次獲中國電視文藝最高獎「星光獎」一等獎,2次獲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最佳導演獎」,1998年在東京獲「亞洲電視大獎」。首部導演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2015年在美國洛杉磯獲年度世界3D電影大獎「金•盧米埃爾獎」,這是中國電影首獲這一世界3D主流電影大獎。

《文化創新賦能下的商業想像和實踐》

作為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滕俊傑帶領他的團隊,以全新的創意、全球化的格局、全程「零差錯」的嶄新紀錄,成就了世博會歷史上最具規模、最具傳播影響力的開閉幕式。創新是滕俊傑工作最鮮明的風格,在他看來,文化創新賦能商業實踐,將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卓福民

知名投資人、源星資本董事長

源星資本董事長兼管理合伙人,任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兼民營分會執行會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創業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委員、法制工作專業委員會聯席主席、地方協會專業委員會聯席主席,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聯席理事長,上海創投協會副會長等職。卓福民已連續8年獲得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登榜中國頂級風險投資人。

《投資與藝術人生的糾纏 》

卓福民作為中國著名的風險投資家,主導和投資了上海家化、光明乳業、攜程等22家上市公司。他也是藝術領域跨界翹楚,繪畫師承名師,其工作之餘畫耕不輟,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 40 年改革開放輝煌巨變的縮影。

趙立行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

長期致力於外國法律史、歐洲中世紀史的研究,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復旦學報》等國內一流期刊上發表三十多篇學術論文。著有《商人階層的形成與西歐社會轉型》一書,對中外商業文明的形成有著深入的研究。因教學和研究成就獲得國內外多種獎勵。2006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稱號。中國外法史學會理事,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理事。

《商業環境中的道德與法治》

隨著歷史的推移,我們似乎慢慢遺忘了商業文明中道德與法治的古老傳統。但是,當我們再一次遇到整體商業趨勢衰退的時候,又能從歷史的經驗中獲得哪些啟迪呢?

下午

主旨演講

鄭召利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導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全球化理論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兼論與馬克思學說的相互關聯》。

近年來,致力於面向社會的國學教育和推廣工作。主持上海市社科規劃課題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項目。2012年獲上海市育才獎。

《 商業活動中的工具理性問題》

依靠流水線、高效率地複製加工的生產方式,還行得通嘛?那個曾經幫助福特、麥當勞等企業成為巨頭「獨角獸」的「工具理性」,還能再次創造出下一個神話嗎?新時代的商業邏輯究竟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盧大儒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各1項以及國家級教學獎勵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6項;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等。計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引用超過10000次。主編《醫學分子遺傳學》、《基因治療》,《生物芯時代》,《揭開生命奧秘》, 《基因與人類健康》等。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的倫理思考》

如果說「商業+科技」是「好馬+好鞍」,那麼「倫理」就是「韁繩」,把控著前行的方向。科學技術必定需要考慮「倫理問題」。當資本與商業開始應用科學技術時,「倫理」更成為了判斷其合法、合理性的底線和準則。

全新君子知道發布

全新升級的「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講堂發布

2002年國內首批獲國家批准開辦的中文EMBA學位教育項目

商道人文融匯貫通,以致勝之道育將帥之才

為企業決策層傳授全球領先的管理思想,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FR792wBJleJMoPM2o6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