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靜:「小餐桌」牽手公筷公勺 引領現代文明

2020-03-31   中國縣域經濟報

春光明媚、天氣漸暖,隨著疫情的逐漸穩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餐飲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也在全面有序推進。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縣居民「舌尖上的健康」,在餐飲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該縣黨委宣傳部、文明辦向全縣商戶及居民群眾發出「公筷行動」倡議,倡導大家在外出就餐等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倡議書一經發布便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和廣泛認同,並紛紛表示一定要將公筷公勺用實用好,堅決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公筷行動打響舌尖「戰疫」

「這是為你們準備的公筷公勺,祝大家用餐愉快。」3月26日晚,和靜縣居民潘成與來自庫爾勒的朋友一行來到縣高倫特蒙膳用餐,服務員專門為他們擺放了公筷公勺,積極倡導文明用餐新「食」尚。

據筆者觀察,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監局)工作人員的宣傳引導下,全縣餐飲企業紛紛開啟了「公筷公勺行動」。飯店內有一套完整的餐具消毒設備,顧客前來用餐時,服務人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餐具碼放時,貼心準備多套公筷、公勺,同時對來店顧客進行提醒。「這個活動施行以來,很多顧客給予了我們好評,大家表示這樣用餐更安全、更放心、更文明、更衛生。」和靜縣天鵝湖路東臨酒店負責人楊文元表示,這是一種良好文明的用餐新風尚,長期推廣對飯店運營發展非常有益。

「使用公筷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性,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外出吃飯也更放心、更安全。」「其實不止是疫情防控期間,疫情過去後我也會堅持使用公筷,我覺得這樣做更文明,避免了交叉感染。」「我肯定是支持『公筷行動』的,有時候家裡老人可能不理解,我會向他們普及使用公筷的好處。」筆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在店中用餐的顧客,大家都對「公筷行動」表示理解和支持。

連日來,和靜縣大力開展「公筷公勺、健康你我」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行動,各大餐飲企業紛紛參與、率先響應,一場餐桌文明之風正蔚然興起。和靜縣市監局黨組書記張寶穎表示,我們有信心腳踏實地做好倡議引導和務實推進,徹底來一場惠及百姓的「文明餐桌行動」。

吃飯吃出新風尚,生活養成好習慣

「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是一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堅決鬥爭,也是一場同不文明陋習的較量。公勺公筷好習慣文明餐桌新『食』尚。」和靜縣文明辦負責人潘全友說。

3月27日中午,和靜縣第二小學教師馬曉霞一家3口與父母坐在餐桌前,菜肴飄香,氣氛融融。擺好碗筷後,她利索地在餐桌一側多擺放了一雙公筷跟公勺。一家人相視一笑,這才「開動」。

「為了健康,我們全家支持公筷公勺行動,這樣既衛生健康又防止病菌交叉感染,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表現。」馬曉霞告訴筆者。

和靜縣黨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王旭兵說:「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非常好,在保障家人健康的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現在我家每頓飯都準備了公筷公勺,有時候忘了,家人還會互相提醒,現在老人孩子都形成習慣了。我也在向身邊親朋好友推薦使用公筷公勺,希望能帶動身邊人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識和習慣。」

文明倡導,並不是說說而已。和靜縣天富社區居民李偉平說:「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是一種好習慣,乾淨衛生,預防病從口入,我們家都有自己固定的碗、筷、勺和水杯,吃飯時每個人都用公筷公勺夾盛食物,這樣也能幫助家人養成定量取餐、按需進食的習慣,能夠減少浪費。」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著力點。該縣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齊加富介紹,下一步和靜縣將充分發揮文明單位志願者在凝聚力量、引領風尚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推廣「公勺公筷」作為踐行志願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志願者以適當的方式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積極開展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認同使用「公勺公筷」。同時各級文明單位要行動起來,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公勺公筷、志願先行」主題活動,推廣倡樹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只有將文明餐桌貫穿於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之中,大力提升現代化城市品位,才能為文明創建增添亮色,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齊加富說。(通訊員 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