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圈子裡總會有那麼幾個很會做人、很受歡迎的人。他們能在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更容易獲得青睞和機會。
有人的人將其歸結於人品好,有的人將其歸結於會說話、會辦事。但歸根結底,這都是一些高情商的表現。
高情商的明星們更會受到大眾粉絲的喜愛,高情商的普通人在人際關係中更加「吃得開」。它的益處頗多,並且會伴隨著人們一生的成長和發展。
高情商並不一定要應用於大事,往往會體現在一些細枝末節。也正是因為它細小,所以又常常被人們忽略。
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身邊一些人喜歡開一些負面的玩笑。
同事新買了一件紅裙子,他會說,紅彤彤的像一隻辣椒;同事剪了某明星同款髮型,他會說是鄉村版的某明星。
這樣的人習慣地這種負面調侃模式,常常會不分關係遠近,以一些反向的玩笑帶動氣氛,抖機靈,可有時候反而會讓氣氛更尷尬。也許對方當時不會說什麼,但心中還是會很不爽,給開玩笑的人打上「不討喜」的標籤,也沒有繼續交流下去的意願。這其實,就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同樣是閒暇之餘的交流,如果能真誠誇讚或者將對方的優點放大,會更容易讓人感到舒服。
老王在初入職場時,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同事。她在和同事交流工作時,總是能夠捕捉到對方的優點或者細微變化,並真誠讚美或關心。
「你的小植物養得真好。」「今天的PPT模板有點酷。」「你最近換髮色了?快告訴我這是什麼顏色?」
微小之處,藏著大學問。一句簡短的交流,就會給對方帶來一份愉悅,後續的溝通也會更加順暢。
情商之父丹尼·戈爾曼曾經說過:「智商決定我們人生的起點,情商才能決定我們人生的高度」。
老王分析,一般在職場上「吃得開」的人,都保持著高情商的習慣。主要體現在以下5點:
1、保持謙遜,善於傾聽
傾聽是一種藝術,能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華姐是公司的老員工,她在公司人緣一直很好。她不僅和公司老同事相處得好,也總是能和新同事打成一片。其實她沒有什麼太大的秘訣,只是在和別人交流時總能溫和耐心地聽對方把話說完。尤其是一些新職員,他們初來乍到,會有些不自信。華姐沒有任何前輩的架子,能夠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找到了一種安全感。華姐也因此而備受尊重,當有什麼需要的時候,年輕人都會搶著來幫忙。
老王認為,人們被傾聽的需要,遠遠會大於傾聽他人的需要。高情商的人,並不會急於表達自己。他們總是會耐心地傾聽對方,邊聽邊整理思路,並充分考慮對方的情緒和心理需要,再表達自己的想法。被傾聽的人,得到了重視和理解,也同樣會回饋給對方以尊重。
2、懂得換位思考,尊重他人
朋友郝總很欣賞他的一個員工,這個員工在方案討論會上,對別人的方案持有不同的觀點時,會考慮到對方的心情,先肯定方案中的優點與合理的部分,然後再以提建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和同事交流工作時,他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尋求方便彼此的、最合理的解決方案。郝總認為,這樣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很適合帶團隊,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並打算讓他提前晉升。
老王認為,用真誠的心意去替別人著想,是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善意。而這份善意,也同樣會讓你的職場更加順暢。
3、能夠掌控情緒
有人認為,在職場上自己沒有對他人亂發脾氣,那麼自己的情緒便和他人沒有關係,於是便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高興時,滿面陽光;煩悶時,一臉沮喪。
每個人的情緒都散發著一種磁場,會在無形中對身邊的人產生影響。積極的磁場會吸引人靠近,反之則會讓人敬而遠之。放縱自己的壞情緒,就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老王認為,克制壞情緒,是職場人必備的情商。能管理好情緒的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職場,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4、適度拒絕
高情商的人會有好人緣,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成為一個老好人。適度的拒絕,才能堅守自己的原則,獲得尊重。但想要不失禮貌地拒絕他人則需要一些高情商的處理方法。
在拒絕別人時,蘇小姐常常會這樣說:
「真是抱歉,我後面還有2個方案領導著急看,所以沒時間幫你了。」
「多謝你的邀請,我周末已經約好了帶孩子回家看望老人,所以沒辦法參加活動了。」
老王認為,想要委婉地拒絕他人,可以先對對方的提議表示抱歉或感謝,並提出適當的理由回絕。這樣既給對方留了台階,也是維護了雙方的面子。
5、善於發現美好,喜歡誇獎別人
發現美好並付出讚美是一件很簡單,並且共贏的事。
就像前面老王提到的那位同事,善於捕捉身邊人的優點和變化,並對其付出讚美。
對於他人而言,獲得了一份鼓勵和一份好心情;對於自己而言,收穫了對方的好感,也收穫了融洽的人際關係。一個微小的舉動,皆大歡喜,所以,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老王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一定是要通過做一件多麼重要的大事才建立起來的。恰恰是因為這些細枝末節的交流中,漸漸產生吸引,走得越來越近。善於發現美好,即是成就對方,也是成就自己。
寫在最後
在職場裡,智商教會我們如何做事,而情商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在高情商的習慣下,職場人會不斷積累更多正向資源,包括機會、人際關係等等,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讓職場更加順遂。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