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
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舊時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這一天,少女們會陳列瓜果,對月穿針,以求心靈手巧,姻緣美滿。
千百年來,中國各地民眾都要圍繞著這一節日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這些習俗有的已經消失於歷史長河,有的依然留存至今。
天上人間的愛情
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神話。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並且一直保留下來。
一年中唯有這個夜晚,世間所有的喜鵲都紛紛飛來,用翅膀為他們搭起一座橋,一座連通兩顆心的愛橋。思念匯聚成河,幸喜終能相逢。
乞巧節 · 玩得巧
在古代七夕這天,最興奮的不是牛郎,而是仰望銀河,遐想無邊的女孩們。她們成群結隊,來到花前月下默默祈禱:婚姻稱心如意,生活幸福美滿。
喜蛛應巧
過去七夕,陳瓜果於庭中乞巧,會捉喜子(蜘蛛)在瓜果盤上結網,第二天再看織網的稀密、有無、圓正來驗巧。
穿針乞巧
古代宮女在七夕時節,還會登上乞巧樓,攬月穿針。而在民間,少女們拿出繡花針,捻著五色絲線,鳳凰、鴛鴦、各色花事,皆是入手的主題。
投針驗巧
明清時期,人們愛玩「投針驗巧」。就是盛一盆「鴛鴦水」,即白天和夜晚的水混在一起。從乞巧節前夜開始晾曬,到了第二天,水面上會結有一層薄膜。七夕中午,姑娘們挨個拋針到水面上。如果針影變成各種形狀,比如花朵雲彩、飛禽走獸,說明得了巧。若只是直直一根,成不了樣子,那就是乞巧失敗了。
洗髮染指甲
七夕這一天清晨,姑娘們會起個大早,她們採集柏葉來煎湯洗髮。水也講究,不是井水,要用泉水,有的地方還把它叫做「天孫水」,用來洗過頭髮,就能得到織女的庇佑。
姑娘們還會將鳳仙花的花瓣放在小缽中搗碎,加進明礬攪拌,色澤均勻後用來染指甲,十指纖纖玉筍紅,如琥珀可愛。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
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有一種樣式叫做「方勝」,兩個菱形壓角相疊,寓意兩心相通,這是女兒家的含蓄;後來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創造出一個個新奇花樣兒,或是奇花異鳥,或是故事傳說,人人祈盼自己變得靈巧起來。
七夕與非遺
七夕節是中國農耕社會傳承下來的重要節日之一,除漢族外,滿、朝鮮、壯、侗、苗、畲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但有些少數民族對這個節日有其自稱,如滿族稱之為祭星節、鄂倫春族稱之為祭月亮等。
2006年,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後,甘肅西和縣乞巧節、浙江石塘七夕習俗、廣東天河乞巧習俗和湖北鄖西七夕也陸續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西和乞巧節
甘肅省西和縣一帶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點,主要流傳於甘肅省東南部的西和縣及禮縣的永興、鹽官等地。
西和乞巧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農曆六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晚開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結束,前後歷時七天八夜,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環節。 每一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徵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製做等。
石塘七夕習俗
石塘七夕習俗流行於浙江溫嶺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帶,為16歲以下兒童於七夕節之日向七娘媽祈福的傳統民間活動。石塘先民於三百多年前從閩南遷入,此習俗隨之而來,存續至今。
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天仙娘娘」,為織女星化身,在閩南,七娘媽被奉為兒童的保護神。
民間傳說七夕是七娘媽生日,16歲以下兒童祭祀七娘媽祈福。16歲是孩子長大成人分界線,以後不再參加祭祀,因而這一活動在當地稱做「小人節」。
天河乞巧習俗
廣州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一帶把七夕乞巧節稱為「七姐誕」,又叫「七娘誕」、「擺七娘」、「拜七娘」,是嶺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續。清代末期,廣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專賣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
七夕之日,由社區組織「拜七娘」儀式,祭拜對象除了牛郎、織女二星,還有織女的6個姐妹。社區女性展示手工藝製品,是「擺巧」活動的主要內容。扎制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靈活現,鬥智鬥巧,盡展才藝,「對影穿針」延續古風。社區劇團還演出牛郎織女故事。
鄖西七夕
鄖西七夕是在鄖西境內的漢江、天河和金錢河流域以請七姐為主要儀式、以祈福乞巧為內涵的民間節慶習俗活動。
「請七姐」是七夕習俗的主要儀式,它通過「請」「問」「送」三個環節,把以織女為代表的女神請下凡間向她問年成、占禍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還有男人們挑水「盛七水」、給黃牛帶花環「賀牛生日」,婦女們「比巧工、做巧食」,姑娘們「染指甲」,老人們 「觀星辰」(預測旱澇),少男少女們 「葡萄樹下聽夜話」,一家之主們 「放河燈」等祈福乞巧活動。同時,以七夕文化為內涵而對數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親習俗也在鄖西代代相傳。
七夕,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到了。
世人只知道它是中國情人節,
然而七夕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有趣的遠不止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