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逾越的經典」,「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絕妙篇章」,
這些美譽對於87版《紅樓夢》來說,無一不是實至名歸。耗時3年,前後投資680萬,走遍全國10省41個地區219個景點,無論從幕後團隊、角色挑選,還是造型、服飾、音樂、影響力,都稱得上是一座高峰。
1983年,劇組成立時才3個人,導演王扶林歷經一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演員153名,全部都是草根演員。
此後,劇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兩期培訓班,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學習琴棋書畫,提升每個演員的藝術修養。
當時給這些演員培訓的人,不少都是國寶級的紅學大師。
學習古琴
時光荏苒,世事沉浮,1987至今,轉眼過去30個年頭。曲終人散的紅樓,戲裡戲外的人生。
當初那些參演紅樓的人,跳出曹公筆下的無常,也各自有了各自的歸宿,有的素淡如茶,有的惘然淒淒。
當我們回看當時那些美人,真是叫人感慨良多:《紅樓夢》中傷心碧,曾是驚鴻照影來。
陳曉旭&林黛玉
《紅樓夢》里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非陳曉旭莫屬。
如果說87《紅樓》是永遠的紅樓夢,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便是永遠的林黛玉了吧。
陳曉旭本就是個文藝女青年,
寫詩不說,還總自顧傷懷,
一封自薦信給劇組,順利拿下了角色。
陳曉旭身上的那種單薄、眉黛間的那份哀愁,
拿她自薦時的話來說:「我天生就是來演林黛玉的。」
不過在演完林黛玉後,陳曉旭便再沒超越自己。
最終,陳曉旭選擇了下海經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不過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2007年2月23日,陳曉旭在興隆寺剃度出家,落髮為尼,
不久後便去世,年僅41歲。
張蕾&秦可卿
張蕾的眉目之間,雖然也有一點柔弱與哀愁,但整體五官較之陳曉旭,還是顯得要飽滿一些。
愁雖愁已,但還不夠怨。
和今日大行其道的網紅臉比較起來,張蕾的鵝蛋臉別有一番古典美。
演完紅樓夢後,張蕾去了美國留學定居,並沒有進入娛樂圈。
其實當時進劇組的不少人,都只是臨時召來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
夢一結束,便各自上路了。
張莉&薛寶釵
當初試鏡時,薛寶釵本來,是讓演元春的成梅來演,
張莉試鏡演的是紫鵑。結果張莉扮上寶釵之後,那份聰敏、美艷讓導演推翻了所有人。
成梅&元春
成梅的面龐頗為大氣,也難怪一開始想讓她演寶釵。
但因為年齡的緣故,
後來她演了元春,雖然戲份不多,場面卻是極大,且是重頭戲。為了這場戲,
成梅準備了足足一年時間。
看那時的女演員們,一千張面孔有一千個個性,
哪怕不是風流韻極的臉,也能找到合適的角色。
後來成梅還出演宋慶齡,身材消瘦,大氣沉穩,
經過歲月的淬鍊,與元春已是判若兩人。
金莉莉&迎春
當初扮演迎春的人有兩個,其中一個名叫金莉莉,因為考上了中戲便離開劇組。
在那個年代,她這樣的長相,反倒是最具時尚感的。
考上中戲之後,金莉莉和鞏俐等人成了同學,並與伍宇娟、陳煒、史可、鞏俐,
並稱中戲五朵金花。
雖然在《紅樓夢》中,只是匆匆一瞥而過,但美得也是巧笑倩兮。
東方聞櫻&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三姑娘探春精明能幹,頗有些男子氣概。
東方聞櫻的眉目間,有的正是這份持重和堅毅。
探春遠嫁這場戲中,一身裝扮配合東方聞櫻的演技,把人生的百味雜陳,悲欣交集,給演得入骨三分。
後來東方聞櫻繼續演藝道路,但一直都沒有大紅大紫,最後成了一個能幹的製片人。
紅樓劇組20年再聚首時,東方聞櫻也已美人遲暮。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胡澤紅&惜春
胡澤紅一開始就被,定為黛玉或者寶釵的候選人。
胡澤紅的五官頗為精緻,即便是放在現在來看,也能秒掉不知多少網紅。
在紅樓劇組裡,胡澤紅是特別活潑的那一個,實在和黛玉、寶釵的個性相去甚遠,
甚至一開始想演丫鬟紫鵑。
張明明&尤二姐
看罷「原應嘆息」,再來看看兩位尤物。
張明明這樣精緻的面孔,恐怕會令不少男人一見傾心。
也難怪要讓她來演,讓無數男人垂涎三尺的尤二姐。
上面這一擊側顏殺,真的算是極盡妍艷了。整個眼眸里的嫵媚,藏都藏不住。
紅樓結束之後,張明明也選擇了出國,創辦自己的公司,當了女強人,和劇中的命運大相逕庭。
當時劇組解散後,不少人,都選擇出國留學或經商。也難怪,畢竟彼時的中國,完全還沒有什麼娛樂圈的概念,
改革浪潮的衝擊,人們更願意下海。
周月&尤三姐
剛進劇組時,周月本來是要演王熙鳳的,後來又被安排演李紈。
最後經過一系列角色變動,尤三姐這個潑辣角色,落在了周月的頭上。
這張姐妹合照,
才是真的顧盼生姿。
周月的美不是小家碧玉的,而是特別熱辣的女人味,很容易叫人想到陳沖,
想到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
沈琳&平兒
從這個角度看去,平兒的扮演者沈琳,竟有幾分神似歌手何潔。
在訓練班時,她原本是試鏡妙玉的,最後卻演了俏平兒。
作為王熙鳳房裡的丫鬟,平兒的聰敏、機智和得體,被張琳演得活靈活現。
姬玉&妙玉
姬玉進劇組時才17歲,原本是北京皮鞋廠的臨時工。參演紅樓改變了她的人生。
在劇組時,她和陳曉旭關係最好。
在拍戲的過程中,她和陳曉旭成了好閨蜜。後來陳曉旭出家,姬玉也是常伴左右。
陳曉旭離開人世後,她一直過著素茶淡飯的生活。
裝點紅樓夢
87版《紅樓夢》之所以難以超越,
就在於這些精雕細琢之處。
當時的服裝設計師史延芹女士,
給每一個人物都設計了,
與性格、心性相吻合的服裝。
例如林黛玉,多為白色、淡綠、淡藍,
大多都是清冷的色調,
配上梅蘭竹這樣的圖案。
薛寶釵給人的感覺是貴族小姐,頭上有金釵,脖子上有金鎖,但她又有點外冷內熱,
雖然大富大貴,但品味極高,所以不能用太過艷俗的顏色,一般都是淡黃、暖色、蜜色,
顯得溫文爾雅、富有內涵。
除去服裝,髮型也極為重要。當時劇組的髮型師楊樹雲,給陳曉旭做一個頭型,
至少要花三個小時。和林黛玉見第一面時,寶玉的頭髮要在頭上轉一圈短髮,
再總得盤成一根大辮子,楊樹雲研究了一個上午才盤出來。
和寶玉梳著一樣辮子的芳官
王熙鳳的眉眼很特別,「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這樣的眉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楊樹雲化了幾個,但是總覺得不夠味。最後他忽然想到,沈從文跟他說過一幅畫:
《雍正十二妃》裡面的第七妃,「此人很像王熙鳳,你看她的眉毛上挑,面相精明厲害。」
電影《烏鴉與麻雀》里,侯太太的一雙弧度很大的眉形也給了他靈感。
就這樣,楊樹雲才化出伶牙俐齒的王熙鳳。
《紅樓夢》開機頭幾天,導演覺得女孩們形態服裝都不錯,但是最不像的就是眼神。
現代的女孩眼神多大膽、外露、張揚,沒有過去女孩的含蓄、害羞和內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楊樹云為演員們在耳朵上方編兩個小辮子,拉向腦後固定住,這樣眉眼就被吊起來了,因為頭髮扯著,演員只有低頭含首,抬眼看人了,感覺就出來了。
為了演出這種感覺,演員們也吃盡了苦頭,這樣吊的時間長了頭皮會發炎紅腫,甚至皮下出血。
為了讓這部戲精益求精,當時的一切道具都十分考究,
手絹、團扇都是上百種,衣服多達兩千多種,
僅秦可卿出殯時的服裝就多達七百種,絕大部分還只出場一次。
更不用說披風、遮眉勒、帽子、昭君套、寶石等,
那些我們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全都是劇組主創反覆推敲試煉的心血。
這也是經典何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
一恨海棠無香,
二恨鰣魚多刺,
三恨紅樓夢未完。
而《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曾說:「我以為《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的起點,沒想到成了中國電影的絕唱。」
由此可見,在一個文化產品,頻頻粗製濫造、打破人們底線的國度,
87版《紅樓夢》這樣的夢,其實早就已經完了。
看罷87版《紅樓夢》里的那些美人,才知經典為何不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