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額已恢復如初,這些口碑老店的老闆這樣說...

2020-04-27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4月27日訊(記者詹鈃)在疫情影響之下,不少小店的經營暫時還難以恢復如初。不過,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有著周邊鄰居擁躉的「口碑老店」恢復的速度是相當快,有店面的營業額已經與疫情之前持平。

「我小區那邊小吃都沒開門,饞燒梅也饞了很久啊。」27日15點20分,在民主路武昌重油燒梅門口,武漢市民金先生和家人站在門口,等待自己的速凍燒梅。

店內的操作間裡,擺滿了大量的糯米,大鍋里也冒著熱氣;七八個工作人員有的打包速凍燒麥,有的攪米漿,一片忙碌。

「4月10日開張的,目前經營恢復的還不錯。」來自漢川的燒梅店的嚴老闆說,多虧了這麼多年經常照顧他家生意的老顧客,即使原材料價格有輕微上漲,也不好意思在這些老顧客面前漲價。「沒面子!」經過近半個月的經營,目前店裡的營業額已經跟疫情之前持平了。

不過,跟原來不同的是,疫情之前,大多數客戶都是到店購買剛出籠的熟燒麥。店裡員工從凌晨4點上班,營業到下午2點就告一段落,然後店裡留一個人賣速凍燒麥就行了。

疫情過後,因為防控措施的影響,現在大部分靠外送,讓速凍燒麥成為熱銷品。

這也讓大部分店員下午2點之後還得繼續待在店裡,同時,外送也增加了不少人力成本,所以利潤還是比疫情前偏低。

「說實話我現在還不是很滿足,等疫情徹底過去了,我的情況肯定比現在更好!」

要說回頭客絡繹不絕的口碑老店,還有民主路的汪師傅牛肉麵館。麵館汪老闆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她告訴記者,這家麵館他已經營三十年了,去年才剛裝修,所以招牌很新。

「關門三個月,把我五、六年的假都給休完了。」這麼多年,汪老闆從來沒有一次性閉店這麼長時間。每年就是春節店面關門休息十來天,其它日子基本不休,除非特殊情況。

汪老闆告訴記者,時間久了,過來吃面的都是熟客,自己無形中就有了一種責任,「不能隨意的關門。」另外,雖然原材料價格漲了,但汪老闆還是原價售賣,並未漲價。

4月9日,歷經疫情後店面開張,經營恢復的還不錯。不過,為了保證面的口感,汪老闆沒有開展外賣業務。

在禁止堂食的同時,汪老闆希望大家錯峰到店購買,因為即買即吃才能保證口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rv4u3EBnkjnB-0zyU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