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職位需求增八成「雲招聘」提速求職行為現四大變化

2020-04-20   揚眼

復工復產加速進行時,近期人才供需雙方的活躍度升溫明顯。來自職場社交平台脈脈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平台新增職位需求的數量,較前30天增長80%,高於去年同期增幅,且呈上升趨勢。「雲招聘」的普及令職場的應聘行為相較線下招聘階段,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比如網友會各種查詢企業經營近況、在線結識校友求內推、求面試經驗等。

專家表示,上述行為的背後,反應了兩種心態,一是拉長跳槽行為的決定時間,收集信息、穩中求變;二是諸多當下並不急於跳槽的人,也在經營自己的職業形象、搭建人脈,為未來提前做準備。「這與此前只想著快速升職加薪的心態相較,有了很大的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令企業發展的節奏發生了變化,線下招聘也被「雲招聘」所替代。這些都促使職場人在求職行為上,出現了相應改變。

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一起沾喜氣」話題吸引數十萬網友圍觀,很多網友分享面試經驗的同時,會「許願」得到大廠offer;一些網友在真正收到offer之後會求同行幫助分析比較。顯然,傳遞職場信息與重建信心的交流,令職場人在壓力之下,抱團取暖。

此外,投遞簡歷前,於社交平台上,先行查詢目標企業近期是否有降薪、裁員的消息,成為職場人特殊時期求職前打探的關鍵情報之一。「三面都過完了又說團隊有調整,這家公司是不是有危機了?」在社交平台上,有求職者發問,以獲得相應企業內部人員的回應。

除通過同行、目標公司的人脈打探消息之外,向原本陌生的校友求助,在建立聯繫後求內推,也是「雲招聘」時期求offer新舉之一。「請問師哥師姐,公司的工作節奏怎麼樣?薪資待遇在行業內屬於什麼水平?」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有畢業生向校友打探消息,建立聯繫並尋求內推,距離offer更進一步。

為順利獲得目標公司的垂青,職場人提前了解「雲面試」流程、考官風格,分享面試經驗,亦是當下求職新舉。比如:「給各位提個醒,如果是視頻面試的話,老老實實在網頁上寫代碼,別想著偷偷摸摸切換網頁找答案,系統里都有提示,面試官都能看到。」這些很具體的面試經驗,能令求職者少走彎路,難怪有網友笑稱,「用別人的坑照亮我求offer的路。」

脈脈數據顯示 ,按行業劃分,截至4月10日的30天中,IT網際網路業是發布職位需求最多的行業,往後依次是:金融業、房產建築業、教育培訓業、製造業、商業服務業、通信電子行業、醫療醫藥、交通物流、快速消費品。

「後疫情時代,職場會發生很多變化。」在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殷睞學堂創始人、首席優勢教練劉佳看來,職場人會意識到,黑天鵝難以避免,危機可能突然來臨;在面對不確定時,大眾對專業人士會越來越認可;而職業轉型會越來越普遍,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去顛覆自己。

對此劉佳建議,職場人需要提升三種能力:

一是反思力:面對危機自省的能力。只有看到危機背後蘊藏的機會和啟示,才能真正去自我反思「未來會怎樣」和「我該怎麼辦」。二是內驅力:後疫情時代,會湧現更多的超級個體,人們對自主工作和專精工作會越來越追求。三是信任力:在未來,網際網路上的交互會越來越多,職場人需要主動告訴別人你是誰,展現自己的優勢和魅力,主動去幫助別人,言行一致。

劉佳表示,「疫情期間以及後疫情時代,是對於整個行業的一次校準,對於個人來說,如何去樹立在行業中的個人品牌,建立信任,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增加連結的機會,是未來職業成長的關鍵。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

編輯:劉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