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處方」,都是書法家寫的

2019-12-08     承明書畫院


唐代高僧懷素和尚草書《食魚帖》


釋文:"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書異疏(按:此字左半已破損)還報。諸君欲興善之會,當得扶嬴也。九日懷素藏真白"。


北宋蘇軾行書《覆盆子帖》


釋文:復盆子甚煩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訪,值出未見。當令人呼見之也。季常先生一書,並信物一小角,請送達。軾白。


北宋蔡襄行書《腳氣帖》


釋文:仆自四月以來,輒得腳氣發腫,入秋乃減,所以不辭北行,然於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書,無便,不時還答,慚惕慚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當行,襄又上。


唐.懷素《苦筍帖》


《苦筍帖》絹本,草書。縱25.1厘米,橫12厘米。正文僅2行,共14字。文曰"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白"。是懷素傳世墨跡法書中的精品。


黃庭堅行草書《制嬰方》


釋文:嬰香,角沉三兩末之,丁香四錢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麝香三錢別研,治了甲香壹錢末之,右都研勻。入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月取出,丸作雞頭大。略記得如此,候檢得冊子,或不同,別錄去。


文徵明《苦瘍帖》


釋文:瘍勢比日稍損,然未能解脫,夜臥不安,兼苦舊逋迫促,情況殊惡。治內云云,都無頭緒。承記念諄諄,獨有感藏而已。發還篆韻,堇(謹)已檢領,不悉。征明頓首。子傳先生至孝。


歐陽修《灼艾帖》


釋文:修啟,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日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閒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l2s524BMH2_cNUgaU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