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基層的驢(扎心!)

2020-09-15   現代與經典

原標題:一頭基層的驢(扎心!)

來源 : 喬小通漫畫

作者 : 布偶人

可是老虎是百獸之王啊,

他心裡想,我才不幹。

於是···

可是豹子的心思啊,

根本不在這種事情上。

於是···

狼心裡轉著圈,

「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可圖的。」

我才不幹,於是···

驢王想,這還不好辦嘛!

剛領完旨,他倆想,這有啥難的。

小驢是一隻驢,

但是他內心裡,

竟然飛奔過了一千頭羊駝。

加油。

再加油。

繼續加油!

畢竟年輕嘛!

這樣至少還能進步嘛!!

...........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可以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一帆風順。

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來的,或者說,是自己修來的。

福自己求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

天道本身並沒有偏向誰,但是經常偏愛善良的人。

春秋時期,秦穆公走丟了一匹馬,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殺了吃掉了。

當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這些人,但是秦穆公卻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請他們喝酒。

他說吃了馬肉如果不喝酒,就會傷害身體。

後來,秦穆公攻打晉國的時候,被敵人包圍,百姓聽說起秦穆公被包圍,他們每個人都拿起自己的武器,為秦穆公拚死作戰,來報答秦穆公當初讓他們食馬飲酒的恩德。

最終,秦穆公俘獲了晉侯,回到秦國。

秦穆公的一念之仁,救了百姓,也救了自己。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對你好。

《詩經》里也寫,「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個人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常做好事,不為惡行,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福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宋朝范仲淹,曾經在蘇州買過一座宅院,風水先生說這個宅院風水很好,以後一定出大官。

范仲淹聽到之後,馬上把房子捐出來做了蘇州的學堂。

他覺得自己不能獨占這麼好的風水,應該把這份好福氣分享給蘇州的百姓,讓蘇州的更多讀書人高中,以此來改變大家的境遇。

善良的人做事惠及萬物,而不和人們爭搶。

范仲淹有句名言流傳至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正是這樣的品質和精神,讓范仲淹家族得以長盛不衰。

在眾多家族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時候,范氏家族整整延續了八百年,一直到民國初年依然興盛不衰。

不能刻意為善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道德經》

「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

真正的德行和善良不是刻意做出來的,而是純出內心,自然而然地做出來的。

善良應該純出本心。

勿以善小而不為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德經》

古人說「積德損德」,一個人的福氣不是爭來的,是積德積來的。

日常的生活中,一點一點的善心善行積累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