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張崇珍
2020年8月30日,秋風至,夏未央,永嘉岩坦。應隊友翱翔的邀請,我們來到了風景宜人的楠溪江,上午遊覽林坑古村和源頭村,中午拜訪岩坦根雕藝人戴建兵,下午參觀嶼北古村,最後在小舟垟游泳玩水,永嘉一日游,收穫滿滿,感謝翱翔一家人的盛情款待,迷人的楠溪江再一次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林坑,兩條清澈的溪流,橫跨著一座座古廊橋,那竹林,那瓦牆,林坑古村,尋找遠去的家園!
只願楠溪舴艋舟,帶走人間許多愁,永嘉源頭村,又一次的遇見!
千年嶼北,鄉風淳樸,寧靜悠然,那一池池的蓮,幾隻天鵝湖中遊蕩,嶼北古村,我的初次印象!
江中,一排長長的碇步之間,流水急涌而過,白浪翻滾,形成一道曼妙的風景,永嘉小舟垟,楠溪江上戲水的天堂!
岩坦鎮位居永嘉縣北部,楠溪江源頭,轄區分屬大楠溪三大小流域即潘坑溪、岩坦溪、張溪流域。岩坦東鄰鶴盛鎮,南接岩頭鎮、碧蓮鎮、西與巽宅鎮、仙居縣相鄰,北與仙居縣、台州市黃岩區接壤。鎮名來源於駐地岩坦村。據《永嘉縣地名志》載:村前老宗祠前有一片平坦岩石而得名。
林坑古村
上午8點,在翱翔的帶領下,首先來到林坑古村。林坑古村位於永嘉縣最北部的岩坦鎮南黃社區,與仙居接壤。始建於明代的林坑古村,是一個毛姓的聚居地,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一座座年代久遠的老房子、流水潺潺的小溪、溪上建有木製的廊橋和石拱橋,加上環抱的青山就構成了林坑古村,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民居大多100多年了,最早的也有200多年,與環繞的青山、緩緩的溪水、古樸的小橋、裊裊的炊煙組成了一幅靜美的山村畫卷。

到林坑,一定要去趙群力紀念館看一看。趙群力曾歷任甘肅電視台副台長、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兼鳳凰影視(深圳)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群力於1987年學會駕駛輕型飛機,成為中國第一個能夠駕駛飛機的新聞記者。此後更成為中國集高航、駕駛、拍攝於一身的第一人。2001年9月2日12時20分,在浙江溫州永嘉縣林坑執行《尋找遠去的家園》節目航拍任務時,因駕駛的」小蜜蜂3C」超輕型飛機撞在高壓線上墜毀,不幸殉職,時年51歲。
紀念館裡懸掛著趙群力殉難時的飛機模型
林坑村的房屋大都是木屋,村莊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看上去錯落有致,和諧統一,古樸自然。
村莊處處透露著優雅與嫻靜,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
廊橋上坐著幾位當地的老人,廊橋外是百年不變的風景,小橋流水,裊裊吹煙,林坑古村,如詩如畫的夢裡老家。
林坑村裡有著許多參天大樹和茂密的竹林,古村,古木,古橋,這種美,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刻體會。
林坑,這是一個商業氣息不濃、民風依舊淳樸的村子。村裡的自然景致保留得天然純凈,清麗可人,實在是一處未經塵染的人間世外桃源。
源頭村
看過林坑古村,驅車來到源頭村。綠水青山橫臥,三百里楠溪江蜿蜒,源頭村曾是楠溪江水路航道的源頭。
踏入源頭村,仿佛進入一個花園村莊,村民的房前屋後都妝點著花卉,趣意盎然。這幾年,源頭村已成為省3A級旅遊村、省級旅遊精品村、省級書香村落和省模範集體等,還入選2020年度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名單。
源頭村地處永嘉縣楠溪江的上游,地勢平坦,兩頭窄、中間寬,整個村莊貌似一隻蚱蜢舟,一九五八年之前,源頭是楠溪江蚱蜢舟和竹筏運輸停泊的始、終點,故名源頭村。這裡青山綠水,風景優美,還是一個流傳著紅色故事和留有紅色遺蹟的紅軍村。
借問同舟客,何時到永嘉,來到了源頭村肯定要感受一下舴艋舟,大家紛紛上船拍照留念。如今,舴艋舟已經成為楠溪江新的特色,以前都是坐竹筏,現在增加了一個舴艋舟讓楠溪江旅遊更加豐富多彩。
離開源頭村,正是中午時分,顧不上吃飯,我們先去拜訪位於岩坦街92號的根雕藝人戴建兵的根雕加工場。
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見到戴建兵老師,他酷酷的外形立即吸引了我們。據他講敘,十幾年間,已記不清多少次深夜裡反覆觀察、琢磨每一塊樹根的形態?有過多少次手握刀鑿猶豫不決的時刻?因為在他看來,任何一件樹根都是大地孕育的獨一無二的孤品,一個上好的樹根,他先放著,放上半年、一年,每天去揣摩,等把其中的含義給琢磨透徹,然後再來造型。
正因為根雕永遠不可能有複製品,他總是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作品,唯恐有一點疏忽都可能給它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所以,每一件來之不易的作品,都融入了他幾乎全部的心血與構思。
戴建兵說,十多年來,自己經手雕制的根藝作品有幾百件了,其中有些獲獎作品更是堪稱精品,百看不厭。
通過這次拜訪參觀,讓我對戴建兵老師以及他的根雕藝術有了更深的了解,下圖是與戴建兵老師(左二)合影。
中飯在四季春飯店,永嘉特色美食吃起。飯後大家到翱翔的岩坦老家休息品茶,共敘羅山情緣。至下午三點,開始遊覽嶼北古村。
千年古村--嶼北
嶼北村位於岩坦鎮北側,原為徐氏聚居地,始建於唐代。南宋時,吏部尚書汪應辰、汪應龍兩兄弟為避秦檜奸黨迫害,從江西玉山遷隱於此,迄今已歷三十五世,是一座有著濃郁鄉土氣息與文化韻味的千年古村落。
嶼北村從風水角度看是一個蓮花之地,整村規劃嚴整,布局合理。環村有9座寨門,2道寨牆和一條護寨河,7座大小橋樑。村內過去有7座宗祠,其中尤以始建於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尚書祠(汪氏大宗祠)最為著名。還有30多座古宅,40餘座四合院大屋,每座院子都有一個典雅的「堂」名。每個「堂」又都是一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坊。整個村落猶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嶼北村現存有中共溫州獨立支部創始人謝文錦從事革命工作的嫻存堂、中共甌北中心縣委舊址鍾壽堂、嶼北武裝起義紀念亭等名勝古蹟。村內生態平衡,環境清幽,其山環抱而四合,其水瀠洄而南流,溪水澄鮮、灘林如黛。嶼北村古民居建築獨具風格,村莊格局別具風貌,文物古蹟比比皆是。
嶼北村歷史文化悠久,底蘊深厚,汪姓占嶼北村人口90%以上。這個小小的村莊,曾先後出過1名狀元,8名進士,10名貢生和庠生。
尚書祠,是宋尚書汪應辰故里,也是嶼北村保存最為完整,最著名的的一座古建築,到嶼北村,尚書祠一定要看看。
此次嶼北之行,雖然並沒做太多的停留,然而,那一座座的門台,一道道的古牆,那爬滿石頭縫的青苔和雜草,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還有淳樸的民風,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小舟垟
玩過了林坑村,源頭村,嶼北村,接下來應該好好的玩一下楠溪江的水了。感謝翱翔的精心安排,她帶我們來到了小舟垟,與楠溪江的水來一個最親密的接觸,盡情享受永嘉的美麗風光。
位於楠溪江源頭的小舟垟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走進小舟垟村,只見許多遊客正在江中嬉戲拍照,波光粼粼的溪面上可泛舟而行,溪面上那長長的碇步,急急的流水,楠溪風情,完美呈現。
大家紛紛跳入江中,或戲水,或游泳,零距離感受楠溪江的清涼。隨著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江面,來玩水的人逐漸增多,小舟垟一片熱鬧的景象。
到了小舟垟,嘉納莊園映入眼帘。寬闊的草坪,美麗的長廊沿溪而建,雖然天氣很熱,前來遊玩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晚餐就是在嘉納莊園開宴,再次感謝翱翔隊友一家的盛情款待,永嘉人民真是太熱情了,感恩有你們,感恩羅山情緣!
又是一次永嘉行,又見美麗的楠溪江。林坑,嶼北,小舟垟,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期望已久,終於夢圓。源頭村雖然是第二次,故地重遊,風景依然。山水永嘉,醉美岩坦,2020,我的楠溪時光!